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章《走进国家》

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西安市黄河中学

贺海涛 2010.12

1

一、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课程标准及分析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区域地理的学习应培养学生具有通过读图初步确定一个国家地理位置,范围的基本能力,但具体从哪几方面考虑本节课《澳大利亚》国家地理位置的特点、自然环境特点、资源优势及区域地理特征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分析。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会在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学会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的澳大利亚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及成因,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特点和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实例,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对学生加强保护环境意识的情感养成。

教师利用澳大利亚动物和自然环境等图片及一些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位置的独特性和动植物的古老性,通过分组讨论进一步分析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自然环境的特点,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通过已学过的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采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全班学生分三组,每组分别以澳大利亚的某一特有动物命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学习的目的。 教师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问题,尽可能引导学生多动口、动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情感的目的。

四、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中的第七节。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活动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作为第三章《走近国家》的

2

最后一节,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紧密结合。

(二)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1、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2、低平的地形; 3、古老的动物;

4、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第一部分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介绍澳大利亚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第二部分介绍澳大利亚东、中、西三部分地形特点;第三部分介绍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物以及拥有这些古老动物的原因;第四部分介绍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是“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三)本节课用一课时教学完成

五、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感性认识占主导,,缺乏系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大部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差。在分析问题时易出现片面和主观的现象。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认知地理事物的能力,知道一些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提问,也富于想象,学习的积极性较高。鉴于这种情况,在上课前尽量为他们提供与本课相关的网站,课上多展示一些影视片和图片资料,以便丰富他们地理知识和想象空间。通过演绎法、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强化原有的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配合课后反馈巩固本节课掌握的地理知识,通过讨论自主学习形式,达到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目的。本节课通过网络上收集和澳大利亚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反映教学内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六、生成性问题预设

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和地理专业术语的运用等方面,此时要恰当的引领点拨,为学生搭建一个容易领悟和掌握的平台。

七、学生评价预设

本节课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尽量给学生每一个学习探究细节进行实时适当的正面评价,不但针对每

3

名学生,还要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通过正面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八、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②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点,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③了解澳大利亚城市及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知道澳大利亚的著名城市。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看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图片,提高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 ②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③读图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通过讨论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九、知识网络导航:

内陆、西部稀少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澳 大 利 亚 人口、城市分布 东南沿海密集 草原——牧业(羊毛出口) 发达的经济 耕地——农业(小麦出口) 矿产——采矿、加工业 (煤、铁出口) 十、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难点:1、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2、自流井的形成原因。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