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驮山景区 县级 小型 休憩健身型 遥望驮山,一派葱茏、林木繁茂,峰顶有许庶石像、红军纪念碑等。

大竹河景区 县级 小型 休憩健身型 上游大竹镇,曾作为历史水运码头,素有“小武汉”之称。区内景色各有千秋,奇峰林立,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乌木水库景区 县级 小型 游览欣赏型 大竹县乌木水库,是一座集灌溉、生活、发电、养殖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中型人工水库。水米那开阔,是居民休闲避暑胜地。

花萼山景区 县级 小型 休憩健身型 位于万源市的中北部,景区面积40平方公里,区内为石灰岩中山山地,海拔在2000米左右,山体高大雄伟,气象多样,有日出、云海、烟雨、夜雨、冬雪等,为全川之冠。

观音峡景区 县级 小型 游览欣赏型 位于万源市城北,是石灰岩地貌,奇石林立,各具形态。

宝石湖景区 县级 小型 游览欣赏型 又称宝石水库,是一座集灌溉、生活、发电、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的中型人工水库。白鹭飞翔,生机勃勃、景色宜人。

金山寺景区 县级 小型 文化考察型 位于开江县城西8公里处,因山势宛若“金”字得名。古树参天、殿宇幽邃、风格殊异,环境幽雅。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建于唐天宝年间,有“西蜀金山”之美称。

第69条 突出一城、两翼、三环、四个优先开发旅游区和七个配套重点旅游区的开发重点。 “一城”:以达州市区为中心,涵盖宣汉、开江县城等区段,形成半小时车程的“城市旅游圈”;

“两翼”:即在北部红军文化与山水游览片区内以万源市为中心形成的“北部巴山旅游翼”,以及在南部民俗文化及田园揽胜片区内以渠县为中心形成的“南部巴渠旅游翼”;

“三环”:在北、中、南三大片区内形成的重点旅游环线(中部环线主要位于达州城市以东)。

“四个优先开发旅游区”:即在三大片区内选择的四处重点,包括以八台山、花萼山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宣汉巴人文化旅游区、龙潭—汉阙风景名胜旅游区、州河沿岸休闲娱乐旅游区。

“七个配套重点旅游区”:即真佛山宗教文化旅游区、飞云温泉—宝石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五峰山川东大竹海生态旅游区、清河古镇文化旅游区、百里峡巴人文化及生态体验旅游区、云雾山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张爱萍故居红色旅游区等。 第四节 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第70条 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级,区域稳定性好。

第71条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城市消防规划管理规定》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按消防站责任区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一般地区控制在5—7平方公里,旧城区控制在4—5平方公里,以及接警后5分钟到达灭火现场,合理布局消防站。

第72条 达州城市按一百年一遇设防;万源、宣汉、开江、渠县与大竹县城按五十年一遇设防;三级与四级建制镇按二十年一遇设防,乡场与村庄按十年一遇设防。

防洪措施应充分考虑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园林绿化等因素,并与城市、镇乡和村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路堤结合。 第73条 地质灾害防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控制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继续发展,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灾害损失。为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统筹规划、重点突出、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实行辖区负责,以及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 第五章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第一节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第74条 规划理念的转变。把单一的城市规划转变为覆盖城乡的“城乡规划”,逐步实现“三规”合一,形成完整统一的区域空间管理制度。到2015年,以县、镇乡为单元,完成“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75条 壮大县域经济。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种制约瓶颈;积极推进统筹城乡试点县、川渝合作示范县、扩权强县试点县,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县域经济,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 第76条 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质化为目标,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到规划期末,以行政村为单元,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教育、行政办公、商业零售、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按要求配建,实现“村村通路”、“村村通电”与饮用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77条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将城市文明向农村传递,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工业产业链条延伸到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加速达州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农业规模化生产模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从产业化链条中获得的利益。

第78条 因地制宜,分区实施。达州城市规划区,吸引人口集聚,壮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应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平坝、丘陵及低山地区,城镇化以县城和重点镇为发展重点,应引导工业向集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适度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强财政对“三农”支持,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中高山地地区,城镇化以小城镇为主。应加强财政对“三农”支持,缩小城乡差距。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综合整治环境。严格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严格禁止陡坡垦殖,过度垦植区逐渐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第79条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面向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农民工的医疗、养老、失 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积极推行以个人账户为核心的低门槛、便参保、广覆盖、易转移的农民

工养老保险办法。

第二节 城乡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80条 达州耕地面积十分紧张,从节约用地、保护资源出发及国家有关国土的政策,城镇人均用地根据现状的国家标准取中下限,具体标准和总量详见下表。

现状(2007年) 远期(2030年)

人均城镇用地(平方米) 人均城镇用地(平方米) 一级城镇 65 85 二级城镇 50—70 80—90 三级城镇 50—80 80—100 四级城镇 70—90 85—110

第81条 到2030年,达州市域城镇建设共需总用地364.53平方公里。 第82条 根据《达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30年达州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1115.7平方公里,其中30%用于城镇发展用地,即334.71平方公里。而根据预测,到2030年全市域城镇建设共需用地将达到364.53平方公里,略微突破《达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建议修编《达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83条 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措施:撤村并点,进城农民退宅还耕置换土地,预计占所需城镇用地的36.81%左右,是城镇用地的最主要来源;城镇建设占地,仍要严格实行“占一补一”的政策;立足建成区改造挖潜,盘活“城中村”、“城中厂”用地,优先使用城区存量土地;将零散村落全部归并入中心村或村庄规划区;探索实施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84条 指导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遵循“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布局、典型试范”的基本原则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空间,按照“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工业向城镇工业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农业集中”的三集中原则布局和建设全市新农村,通过农村居民点的改造促进城市化进程,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经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85条 建设策略: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居民点改造相结合,乡镇合并与迁村并点统筹推进,构筑新型城乡聚居体系;以集约利用土地为目标进行农村居民点改造和土地利用整理,鼓励土地流转,通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收益来反哺“三农”。 第86条 新农村建设原则

(1)城乡居住模式的统筹发展要与工业园区化和农业规模化的集聚发展、就业人口规模与空间布局相协调。

(2)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寻找市、区(县)镇、村、农民之间的平衡点,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政府推动、民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形成统筹协调的工作局面。 (3)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4)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统筹城乡聚落和空间布局。

第87条 村庄的等级结构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两级。结合达州市的实际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村庄的空间布局采取撤并、迁移和就地发展三种模式。中心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上,用地规模按人均建设用地65平方米左右控制。基层村人口规模500人以上,1000以下,用地规模按人均建设用地60平方米左右控制。

第88条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要求

村庄根据中心村和基层村两级应配置其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以及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市政公用设施。详见下表。 类别 设施名称 配置要求 中心村 基层村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左右,含警务、财务、社保、医保等功能用房 ● ● 教育 托幼(儿)园 1000人以上原则上配置托幼一处,人均占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 △ △ 小学 3000人以上原则上配置小学一处,人均占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 △ △ 医疗卫生 卫生站 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1000人以下的社区取下限值 ● △ 文化体育 文化活动室 含科技服务点,建筑面积50-200平方米千人下的社取下限值 ● △

图书室 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1000人以下的社区取下限值 ● △全民健身设施(场地) 结合小广场、集中绿地设置 ● ●

商业服务 农贸市场 占地面积50-200平方米,1000人以下的社区取下限值 ● ● 放心店 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 ● ●

邮政、储蓄代办点 结合商业服务设施设置 ● △ 市政公用 垃圾收集点 服务半径不大于70米 ● ● 公厕 建筑面积30平方米左右 ● ● 公交站 ● ●

配电房 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 ● ● 水泵房 非集中供水区域内社区设置 ● ● 沼气池 因地制宜,可集中,可分散 ●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