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倒楼事件科学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倒楼事件科学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上海倒楼事件科学分析

摘要:本文对上海市“翠翠楼”的倒塌的前后进行考证,分析倒塌原因,进而强调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改建等各个过程中严格把关,不得有丝毫放松的重要性,说明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放在第一。 关键词:倒楼 安全 原因 桩基础 一、事件概况

2009年6月27日5点35分,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在建的莲花河畔景苑楼盘中,一幢13层的居民楼从根部断开,直挺挺的整体倾覆在地,楼身却几近完好。地基的水泥桩连根拔起,裸露在地。从大楼的底部来看,这些原本应该深埋在地下的桩基,现在从三、四米处深的地方断掉了,然后这座38米高,至少一万吨重的13层楼,就像是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突然之间连根拔起,然后又非常完整地搁在了地上,以至于很多的玻璃窗都没有破碎。和它周围这10栋一模一样,看上去安然无恙的楼相比,这个画而离奇得近乎荒诞。一名工人逃生不及,被压致死。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各有关部门立刻分别展开了抢险排险、事故责任和原因的调查工作。在专家组调查事故原因的同时,外界也作出了种种揣测,其中很多业内人士,引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来进行分析。有人首先把质疑的眼光投向了上地的地质问题,他们分析这个楼盘的地下有古河道的存在,因此提出疑问:会不会是楼在勘测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地质的因素?

在本文中,将重点分析楼房倒塌的原因,以及事故给我们的警示。 二、事故原因分析

简单而言,楼房的基础的地方出现了问题,促生了楼房的偏向一边的倒塌。详细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楼房倒塌。 1、 一般都认为两边的压力差是楼房倒塌的直接原因。

1

从这个图可以知道,在楼房倒塌之前,整栋楼的两面出现了很大的压力差,北面距离楼房几米之内堆了将近十米左右的土堆,而南面同时挖了四米深的土坑,另外,在北面的不远处又有古河道,使得软弱的地址条件下会使两面压力差作用更加明显,对于面侧的楼底脚处会产生很大的弯矩作用,这样情况之下楼房倒塌就在所难免了。

据粗略计算,就9米高的土方,将对地而产生每平方米16吨左右的重量。而冲积平原、地质较软的上海素有“老八吨”的说法,即上海的地表一般每平方米最高承受8吨重量,而该堆上的重量已经超过标准1倍以上。

另外,在南面的挖地下车库时候,并没有安装护坡桩,如果按上了就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压力差,至少能够基本保证南面土壤对楼基础的侧向压力减少多少。会在即将倒塌的时候有支固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施工单位责任无法逃脱。 2、 基础埋深不够

高层建筑混凝上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12.1.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 5.1.3条,对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都有规定,其对于桩的埋深规定大意是:“用桩基础,基础埋深为房屋总高度的1/18~1/20,但桩身长度不计入,埋深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对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基础埋深从室外地坪算至地下室底板下的桩承台底,一般容易满足要求,但当高层建筑无地下室时,因规范条文中都注明不计入桩长,基础埋深只能从室外地坪算至桩顶承台底,往往很难满足规范对基础埋深的要求。上海“了莲花河畔景苑”十二层总高按

2

34.6m最小高度计算,基础埋深应是1.8~2m深,从图片上看仅仅1.5m左右,但最主要的是开发商建地下车库,严重降低了基础埋深,从桩基础设计中可知深度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他对桩的承载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使得埋深的严重不足使房屋在高差压力下倒塌,因此开发商建地下车库是房屋倒塌的直接原因。 3、抗震要求可能没有满足

上海是国家设定7度抗震设防区,并且地质土软弱,地震作用下为液化土,属不利场地,在不利场地条件下达到7度抗震设防,对建筑的基础设计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但是该楼基础没有承台桩基,没有采用整板筏基,而是采用条基,埋深只有1.5米,抗倾覆能力弱,承台都没有,更降低了抗倾覆能力。再加上他们的桩是空心桩,先不问其作用效果,但是很大的长细比使得他的承载力变得很小,很脆弱。因此,很难说它满足抗震要求。他们的设计值得去探究,也给我们留下警示:工程问题不是小事,任何因素都不能忽略,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4、这块区域的开发本身就违反了规划

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局沪规划(2005)154号批文,该区域的规划名称为“罗阳河畔小区”,而非“莲花河畔景苑”,小区规划为10栋住宅楼,分别为6~11层,最终却盖起11栋,全部为13层。由此知,他们开发商违反了相应的上海城市规划,超出规划2层,是的竖向压力变得很大,一旦有所小偏心就会产生巨大弯矩。这也是导致楼房无法承受如此巨大弯矩的原因,他们开发商以及相关的监督部分的责任在所难免,更深层次的利益链更是一个层层迷雾。 5、 间接原因

简单而言,有以下各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楼房的倒塌,各个因素都不容忽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可以概括:一、监理不到位。监理方对建设方、施工方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效处置,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未及时报告。监理方在施工的整个过程都拥有很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这个职位才能做到各个环节的保质保量,否则会出现偷工减料等各种问题,而这次事件中可以看出他们未尽其责。二、管理不到位。建设单位管理混乱,违章指挥,违法指定施工单位,压缩施工工期;总承包单位未予以及时制止。三、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方对基坑开挖及土方处置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四、围护桩施工不规范。施工方未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组织施工,施工速度快于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

3

三、事故警示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工程事故频频发生,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让我们逐渐明白工程安全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从这些事故当中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达到防患未然的效果。

1、强化建设工程管理,从工程的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到验收,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政府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规定,按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管理部门应对上述全过程建立完善一整套的管理和执法监督制度。要加强建设市场管理,对进入建设市场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要根据建设部、交通部关于建设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办法,严格审核、监督管理,把好资质关,确保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为工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选派懂安全技术规范、坚决按科学程序办事,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人员严格把好各种管理关口,施工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工程,必须按国家技术规范要求,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的施工程序和步骤,认真分析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制定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并加强施工安全检查,发现事故苗头和事故隐患,应立即研究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确保质量安全。 3、依法办事,严明法纪。对凡是不依法报建,不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施工组织不按技术规范进行管理,行业质量(安全)监督及社会质量监督没有落实到违章指挥、违章施工(作业)的工程项目,一经发要严肃处理。

4

参考文献

【1】《有关上海倒楼事件的一些思考》

【2】《上海倒楼事件的警示》 顾训中 【3】《上海倒楼事件及原因分析》

【4】《上海倒楼事件有了处理意见》 中国商报 张仲超 【5】《上海倒楼事件》 百度百科

【6】《土木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雷洪刚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