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

————

教学目标:《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阅读1、跳读作品中关于人物的重点章节,通过品读关键词句,理解纪实作品真实性、文学性兼有的特点。

2、通过把握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总结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学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阅读纪实作品。

3、通过了解经典纪实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程、信仰追求、精神品质、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纪实作品中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教学难点

拉近学生与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距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价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屏显】《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一、导入:

老师:孩子们,之前你们已经初次读过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对你们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做了一下调查和统计,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

【屏显】

喜欢的人数12人不喜欢41人

1 / 9

结论:喜欢的理由:真实,可以让我们了解那个年代 不喜欢的理由: (1)书名缺乏吸引力 (2)人物多,思路乱

(3)缺少艺术加工,语言枯燥乏味,叙述不够生动(4)看不懂 (5)那段历史距离太远,难以理解那些人的情感 (6)太厚 【屏显】微博两则

老师引导:看来,不感兴趣的还不止你们,甚至有人已经因为它满腔悲愤,性格暴躁了。同学们感兴趣与否都是真实想法,老师不做评判,但我想告诉大家: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纪实作品的确不像你们之前读过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要么有曲折跌宕的情节,要么有华丽隽永的语言,或者丰富神奇的想象,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那么它特点是什么?怎样才能认识这部经典纪实作品的魅力和价值?就是这堂课我们要一起来讨论和探究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共同学习,我们都有一点启发和收获。

【屏显】课题——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 一、理解纪实作品的真实性 1、教师引导提问:

在你们之前的阅读过程中,哪些人物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可以屏显重要人物名字。

3、教师引导提问:那我再检查一下你们读得细不细致。我们来猜一猜下面这些人是谁。

2 / 9

【屏显】

(1)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 (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失孩子气。

(3)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仍很健康。 (4)他,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腿却像铁打的一样。

(5)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

4、老师明确:他们依次是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朱德,徐海东。 5、教师提问:在这些人物中,斯诺着墨最多的是哪个人物?6、教师提问; 那么在斯诺笔下,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特点?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苏维埃政权》73页-77页和《一个共产党的由来》115页-135页,勾画关键词句,然后我们一起来讨论。

7、学生读书、勾画、交流回答(6-8分钟)

8、老师引导: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在斯诺笔下,毛泽东作为苏维埃的掌权人物,精明睿智,气度非凡,质朴又不失纯真,幽默又富有深邃的情感,他作为红军领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伟人。但同时,他又因为和父亲有争执,就威胁父亲;因为一位朋友在他面前说买肉,就说朋友庸俗,从此再也不理别人,甚至在来访问他的记者面前松裤带、抓虱子,当着红军大学校长的面,脱掉裤子,躺着和别人谈工作。可见他又是一个生活随意,甚至可能有些邋遢的凡人。斯诺曾说,毛泽东是一个极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物。(这个时候屏显:他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又复杂的人)..........不仅斯诺注意到毛泽东的这种复杂,下面这位纪录片的拍摄者也注意到了。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视频。

9、视频播放:播放三分钟视频《还原毛泽东,一个不平凡的凡人》(3分钟

3 / 9

10、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上面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者或者你就是斯诺,要你拍摄这部纪实作品或者写这本书,这些内容你会不会放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呢?

11、学生回答:

12、教师总结:这就是纪实作品基本特点——真实性。纪实作品是用事实说话,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必须真实。(板书:真实性)13、老师引导:我们学习第一单元新闻阅读时,就知道尊重事实并不等于没有情感和态度的。新闻是有态度和情感的。纪实作品也不例外。

斯诺对毛泽东有赞美欣赏,但是从不回避毛泽东的不足。但有的作者因为对毛泽东的热爱甚至崇拜,就只写毛泽东的伟大和非凡,也可能因为他对毛泽东的不满,而只写毛泽东的缺点和不足。那读者就看不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所以,我们在读纪实作品时,不能被有些作者的主观立场影响,误导,甚至出现主观的偏差,不轻信一家之言,不一叶障目。所以,要多读相关的作品,参看历史资料,多分析,多思考。这是作为读者阅读纪实作品时应有的立场和态度。这也是一种真实。

(二)体会纪实作品的文学性

1、教师引导:好的纪实作品除了首先要具有真实性,还应该具备另一个重要特点,请大家看下面两段文字,这是老师从书中摘录下来的:

【屏显】

他是少年先锋队中的花花公子”,他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一条军官皮带,穿着一套整洁合身的小军服,帽檐什么时候发软了,总是衬着一条白布,露出一点。他无疑是全城最漂亮整齐的士兵,毛泽东在他旁边也显得像一个江湖流浪汉。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段话写的是书中的哪个人?斯诺在刻画他时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觉得写得好不好,为什么?3、教师总结:这段话主要运用外貌描写,“花花公子”明贬实褒,写出小家伙的“洋气时髦”,下面详细写他如何“臭美”:其他孩子的军服都是怎样?又肥又大,几乎拖地,经常用柚子擦鼻涕,而他的却“整洁合身”,这都还不够,他还要系上一条军官皮带,显得

4 / 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