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句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通网络,为旅游开发和城镇发展提供服务,实现全市路网由“树状”向“网状”转变。提高路网总体技术标准,对全市路网进行有步骤的技术改造,重点推进农村公路网建设改造,改变现有道路等级标准不规范,交通安全设施缺乏等现状。铁路:重点推进沿江城际铁路、宁句轨道交通(南京都市圈快速轨道S6线)的规划建设。枢纽场站:加强枢纽场站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完成句容市客运中心枢纽、宁杭城际句容站的规划建设,以及围绕综合交通枢纽的集疏运网络建设;各镇(管委会)新建一个中心客运站。航道和港口:加快建设句容港公用码头,并贯通码头与疏港公路的连接;加快句容河、大道河内河航道的疏浚整治,提高通航能力。公交:开通句容市区与南京间的城际公交;完善句容市区至各镇的城乡公交,加强各镇内部的镇村线路建设;开通句容旅游公交环线以及南京、镇江至宝华山风景区、茅山风景区、赤山湖风景区的直达旅游公交线路。

(三)以创成国家生态市为载体,努力打造苏南生态高地

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气候适宜型社会。

1、推进节能减排。围绕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重点环节,对全市化工、建材、电力、冶炼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全面完成COD和SO2等污染减排任务;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继续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能耗准入标准。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门窗,加快建设城乡绿色照明体系,提高散装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重。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推广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 2、狠抓环境治理。加快建设大气主要污染物削减系统工程,完善太湖流域水质监测系统和重点污染企业自动监控系统,坚持开展秸秆禁烧行动,加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治理保护,大力整治城区扬尘污染、城市废水排放、建设噪音和交通噪音,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完善医疗废弃物管理,加大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力度。继续推广测土配方和植保专业化防治,合理使用化学

肥料和农药。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加快实施太湖流域乡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工程,积极推进“五改”工程,加快形成实施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置系统,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突出实施氮磷拦截工程、整治农村污水、畜禽养殖污染,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 3、加强生态保护。严格按照江苏省主要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公益林、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等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力度。严格禁止开采,积极开展环境恢复治理,对废弃矿区和宕口进行景观式修复。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禁采区中严重影响环境的矿山整治工作。加强国土综合整治,严格保护耕地,推进万顷良田工程,提高基本农田质量。

4、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软件)、旅游、服务外包等低碳产业,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低碳工业集群和服务业集聚区。制定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建立健全适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价格、信贷、政府采购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大低碳、循环经济宣传力度,改善用能方式,引导绿色消费。以企业和园区为重点,积极做好低碳、循环经济的试点与推广,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一批低碳、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四)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重点,加快提升城市“软实力”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旅游和“茅山道、宝华佛、先吴韵、红色魂、秦淮灯”等地域文化为基础,实施重点区域提升改造,加强生态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2、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重要依托,有利于文化与经济结合的创意产业。建立完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高起点编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组建句容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盟,加快推进现有的宝华可一文化艺术产业园、郭庄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加强与高等

院校、知名文化学者和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引进既通晓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战略投资管理者,加大文化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培育文化产品特色品牌,通过出版、发行、艺术等形式,拓展文化产业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人文荟萃、产业集聚的局面。

3、大力发展文体广电事业。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强化文化产业引导,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快市文化活动中心、影视中心、图书馆、档案馆、乡镇文化站、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2015年完成对全市农村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换。发展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老年人体育事业,继续抓好节庆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月活动、全市运动会以及“市长杯”乒乓球比赛等传统的全民健身活动,积极争取承办全国大型赛事。

4、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开展新一轮文明先进集体创建活动,切实提升创建水平,尤其是提升文明村镇的创建质量,将《江苏省乡风文明建设评估体系及操作手册》的要求吸收进创建评选办法。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为农村、农民多办实事。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建设内涵,继续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坚持抓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培树,继续加大对赵亚夫、李巧生等身边道德模范的宣传,使这些全国全省先进典型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成为激发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善于发现和培树典型,用身边的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弘扬社会新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美德少年”等各类评选活动。 (五)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为根本,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十二五”期间,把建设“和谐句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和谐发展。

1、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有效增加居民收入,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宽裕安康,共享全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成果。进一步完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指导制度,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城乡居民收

入实现六年倍增。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2、健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等内容为主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住房保障制度,以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为重点,逐年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逐步提高城乡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农合(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加强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专题研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多元投入、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末,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农村居民应保尽保,覆盖率99%;加大住房保障建设力度,建设或购置各类保障性住房3600套(间)以上,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加大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突出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的就业、转业退伍军人优抚安置等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20万人。 3、提升教育质量。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着力建设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健康、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落实市级统筹、市镇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90%左右的公办幼儿园创建省优质园,适龄儿童入园率达99%以上,积极发展0-3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按照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标准,实行标准班额办学,争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基本实现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小学、初中全覆盖,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身体具备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创建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活动富有创意的品牌高中,省句中力争进入全国一流普通高中,实验高中创建四星级高中,高标准新建一所高中。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建成1个社区培训学院,创建省级以上社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