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网综合告警系统接口问题及解决思路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本地网综合告警系统接口问题及解决思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地网综合告警系统接口问题及解决思路

[摘要]文章从综合告警系统产生的背景和该系统在OSS中的定位入手,阐述综合告警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按照功能需求划分各类接口,并结合系统建设实际情况,选取两个重要接口提出具体解决思路。

[关键词] 综合告警系统;接口;解决思路 [作者简介]钟传常,中国电信揭阳分公司网络运营部工程师,研究方向:本地网网络运营管理,广东揭阳,522031 [中图分类号] TP39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9-0035-00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电信业的不断开放和变革,国内已形成了多家电信运营商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综合化集中维护为核心的维护模式,正是旨在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维护生产流程,依靠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走综合化、集中化维护之路。本地网综合告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体系的第一步,是整个运行维护水平提升过程中一个最基础的重要的支撑系统。正是通过增强网络维护管理技术手段,将各专业联合作业,缓解网络监控人员数量少和

各种操作管理系统众多的矛盾。利用系统监视网络运行情况,自动收集实时告警;利用资源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关联,电子化流程管控系统快速传递并反馈管控信息,提高故障处理流程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本地网综合告警系统的提出和定位

通信网络综合告警系统功能涵盖了OSS资源管理与运营层面综合网管应用环境的“综合告警管理”和业务管理与运营层面业务故障管理中“综合业务(/客户)告警”功能。作为重要的后台支撑系统之一,通信网络综合告警系统和其他外部系统共同协作完成对业务保障的要求,系统必须拥有丰富强大的接口功能,提供开放、标准、规范的接口,除了和专业集中网管系统/厂商网管系统/网元的接口互连外,还和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前端系统、用户网管、服务保障系统、运维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系统交互。

三、接口实现的难点

本地网综合告警系统是在包括传输、交换、数据、动力、计算机等现有各专业网管基础上,通过告警信息的采集、过滤、分析、处理,实现告警信息的全专业集中呈现及告警

相关性分析,并为维护人员提供面向用户和业务的告警视图。由于综合告警系统直接面对庞大的的网络,不仅要兼顾着系统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同时要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在众多的接口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位于适配层面向全专业网络设备的统一接入平台,提供各类接口(属A类接口)对告警信息、性能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及规则管理。并采用了统一的界面风格,采用了一致的名词术语的操作界面,实现各专业网告警数据上报、告警的统一管理;二是与现有网络资源系统的接口,实现和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动态接口(属B类接口)。综合告警系统需要的资源信息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综合告警系统需要资源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以支持告警域内、跨域关联分析;二是与现有资源管理系统综合告警系统需要资源系统的资源业务客户信息,以支持告警定位、告警和业务客户关 联。

四、接口实现难点的解决思路

(一)搭建面向全专业网络设备的统一接入平台 统一接入平台位于系统中的适配层,它直接面向全专业网络设备,从专业网管或网元为系统提供实时动态数据、实时信息和实施平台,是本地网综合化集中告警系统实现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和界面展现的基础。它不论从硬件对接,还

是软件部署都是整个系统最为复杂的。在实际的建设中,普遍有两方面的难点:一是由于中国电信拥有国内规模巨大、设备类型“最全面”的网络,同时存在不同时期建设、不同标准的各类设备,网元和网管系统纷繁复杂,要求各种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采用统一协议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要求综合化集中告警系统去适应现有网络,进行综合接入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二是由于是全专业的集中,在日常运行维护中告警信息的种类、数量非常大,往往使监控人员同时面对大量告警列表,无法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告警上,也就很难快速精确定位到对应的告警信息,造成监控效率低下。同时,告警系统本身也消耗大量资源在告警的采集和呈现上,一般表现在监控人员在确认/删除告警、告警信息刷新和检索的速度感觉慢,也就是在告警系统上最基本功能――告警呈现方面不尽如人意。

对于上述问题,在系统建设时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1.提供支持多种协议和接入方式的告警采集接口 告警数据采集模块需要完成对各网元管理系统、专业网管系统的数据采集工作。按照本地网综合化集中告警系统网络管理范围,在告警接口采集方面,归纳起来主要采用了数据库、CORBA、ASCII、SYSLOG及SNMP方式等。在实际系统建设时,我们除了要关注这几种接口的实现方式,即保证其可用性外,为了保证系统呈现的信息能及时、真实反映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