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内容包括: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方法;三、说课堂教学程序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说课的内容包括: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方法;三、说课堂教学程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说课的方法与技巧

一中明发滨江分校 陈昌荣

说课的内容包括: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方法;三、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具体材料。因此,说课首先要求教师结合大纲或课标说教材,分析教材应从以下几方面。

1.教材的前后联系和所处的地位。每一门学科知识系统性很强,各单元、章节、课时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教学中要联系以前的旧知,以便以旧引新,促进迁移。还要考虑以后要学的内容,以便早作铺垫减小梯度。教师不仅要掌握本节课的教材,还要掌握本单元、本册乃至全部教材的内容。

2.教材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讲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安排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程序才有依据,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所以要定得明确、具体,这样才能切实对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准确地确定几条。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考虑可能达到的程度,然后定出具体目标,不能要求过低,也不能凭空拔高。目标的制定应包括以下三方面:(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四)行为与创新。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知识系统中,有些内容是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对于巩固旧知,学习新知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内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领会的内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及学习水平来准确地确定难点,以便在教学中巧妙地分散难点,化难为易。

由于各单元、各章节、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各自的重点、难点也不同,教学的重、难点要根据课标要求,要根据所说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说课者要将这些内容,即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说清楚、具体。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运用

教师说教法,不仅要说选择哪些教法,还要说清楚为什么。教师要说好课,就要研究教法,研究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教法的改进与创新。对于说教法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明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做到教法合理优选,有机结合。教法多种多样,且各有优势和特点,以及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如:为了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选用演示法、观察法;以理解为主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实践为主的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各类教法均有其优点和局限性,要有针对性地选用和灵活组合,才会发挥其更大效用。不同的教学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任务,要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要注意运用完成目标法来进行教学。

(2)教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掌握规律性的知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选择教法的理论依据要准确、具体、针对性强。说课者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阐述选择教法的理由。选择教法的依据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①根据教学目标的选择与之相适合的教法。教学目标不同,使用的教法就会不一样。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传授新知识,就要相应的选用以各种方式的讲授法为主,结合运用谈话法和演示法等;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形成学生技能、技巧,就要相应的选用以练习法为主,结合运用实验法等。

②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师自身特长选择相适合的教学方法。

2.说学法指导

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时代需要我们教师树立“学教并重,以人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法。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将很难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将会不适应将

来社会的发展。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对于说学法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准备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和学习习惯。(2)结合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贴切并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 三、说课堂教学程序

说课的要求

(一)说课教师要明确怎么说 1、科学性——说课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基本要求是: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教学目的符合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操作性强。

2、创新性——说课的灵魂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说课,都应该把握创新这一原则。创新可以是细微的,如一个例题、一个环节、一个观点、一种别致的设计。但不能没有创新,就好比有山没有水,缺少灵动。教者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都能出奇制胜,才能使说课永葆“新鲜”、充满活力。

3、实效性——说课的核心

由于说课目的不同,说课的性质、类型各异。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仁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

4、理论联系实际——说课的根本

说课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力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但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进展逐层提出,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同时应该与学情、考情等有机结合,尤其是用例要有典型性,要联系生产实践,关注社会热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统一。

(二)把握说课的本质

1、分清说课与上课。防止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必须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根据述说出来,使这些隐性的东西外现(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

2、说课过程中,尽可能展示先进的教育思想。要使听者从你的说课中受到启发,悟出道理。

3、说课稿、说课时间不宜过长。要说好课,需精心构思,不可信口开河。说课要抓重点,抓关键,讲究详略、过渡、照应,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一个完整的说课往往包括答辩,因此要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评价者往往以此来判定说课者的教学素质、教育修养。好的说课,应是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同行切磋中见精神。

集“编”、“导”、“演”、“研”、“教”于一身的“说课”形式,正悄然兴起,其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业务能力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它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良好途径。 (三)走出误区,正确说课 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而说课稿虽然也包括教案中的精要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资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它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

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部分教师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大家“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

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如何能等同?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如此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过程的本身。

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往往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教学法,学生运用自己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理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如此将二者混为一谈,连什么是学法指导的概念都没有弄清楚。

误区之四: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手段和材料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辅助手段。而由于说课是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所以只见讲者心急如焚“超速行驶”,说、说、说,而听者云里雾里跟不上趟。这样的说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更有甚者,明明说自己动脑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认大家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