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国民心理建设之初探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孙中山国民心理建设之初探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孙中山国民心理建设之初探

摘 要

近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中国仁人志士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为这一时期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的孙中山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国民性持一种理性分析态度,他对当时的国民性作了一个深刻的剖析。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并且将其付诸于实践的伟大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管国民心理的假设对与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着借鉴意义,为此,本文试从孙中山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对国民性改造的与原因,以及关于加强国民心理建设的途径的设想三个方面对孙中山关于新国民精神构建的思想作一个把握和认识。

关键词: 孙中山; 国民性; 心理建设; 途径

推翻满清政府,创建民国后,孙中山满以为从此可以乘势而进,实行三民主

义、五权宪法,以及《革命方略》所规定的各种革命和建设宏志,让中国一跃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然而,事与愿违,建设事业无从谈起,人民生活甚至不如清朝专制时期。这与他发动革命的初衷背道而驰。孙中山认为,除去他个人的能力有限外,主要是革命党内思想不一,人心分裂,对他所提出的革命的最终理想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同志们在思想上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导致革命意志消沉、颓废了。孙中山说:“此思想之错误为何?即“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也。此说始于傅说对武丁之言,由是数千年来深中于中国之人心,已成牢不可破。”[注 1]他的全盘建设计划,一一都被这种错误观念所打消。他气愤地说:“吾三十年来精诚无间之心,几为之冰消瓦解,百折不回之志,几为槁木死灰者,此也。可畏哉此敌!可恨哉此敌!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是吾党之建国计划,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注 2]在孙中山看来,心是人世间万事的本源,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情和现象最终都可以归之于心。

1

政治的成败,取决于人心的振作或萎靡,如果人的心里相信事情可行,则移山填海的难事也能够办得到;相反,如果人的心里不信事情可行,那么即使是反掌折枝这样易做的事也无收效的时候。革命党人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被“知易行难”的观念所俘获,认为孙中山所提出的建国理想太高,视之如空言,于是放弃了建设的责任,造成建设的失败局面。所以,孙中山决心著书立说,以破此心理大敌,让革命同志走出迷茫,不再把他的建国理想视为空谈,而于实践中努力实现之。之后,孙中山为中国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建国方略》,其中,“行易知难”说被孙中山先生放在了首位。

一、加快国民心理建设的原因

孙中山将国民的“心理建设”放在首位绝不是历史的偶然,他是革命和建设的需要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经验的重要总结,也是孙中山思想认识发展的重要成果。[注 3]辛亥革命失败后,1917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考察,总结其他国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精心筹划和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建设国家方案——《建国方略》,把国民“心理建设”正式放在首位,即把国民性思想改造放在首位,孙中山认为“惟此种光明指示人生之趋向,而凡旧社会之迷妄偏执,一一须以此光明照临破除之。”[注 4]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孙中山把国民性思想改造放在《建国方略》首位的思考原点。 1、民国以来,共和国命运多舛。

军阀官僚之所以能操纵政权,祸国殃民,既是野心家、阴谋家篡夺政权实行专政所造成,同时也同国民政治素质不高,国民心态与共和制度不相适应密不可分。孙中山对此无限感慨地说:“国人因缺乏新思想,放弃权利,国中政权遂为一般强盗官僚乘时而操纵之。民国十年来所以如此大乱,其原因亦即在是。”[注5] “一国之趋势,为万众人心理所造成,若其势已成,则断非一二因利乘便之人之智力所可转移也。”[注6]正是从辛亥革命的成败和民国初年动乱不已的实际中,促使孙中山深刻地认识到:“人心就是立国的大根本”[注7]。他把改造整个国民心理作为“立国的大根本”来对待,这是孙中山系统总结以往斗争经验教训的提炼。

2

2.孙中山认为国家的根基是建筑在国人思想之上。

“国家之兴亡,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糜”。[注8]他说:“夫国者,人之所积也。人者,心之所器也。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所以,必须“先奠国基于方寸之地”。[注9]要巩固国家根基,就必须进行国民思想的革新。因此,健全国民心理,进行国民精神建设,便成为革命建国的前提,也是其他一切建设的基础。欲要革命成功,重造中华民国,首先就要进行国民思想上的革命。孙中山殷切希望通过塑造新的国民性来改革中国社会的面貌,认为这将决定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3、国民思想影响社会变革

孙中山一致认为一切社会变革,社会的发展与转型,都同国民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并互为因果。要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的近代化,是十分重要的条件。社会的近代化与人的近代化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近代中国一些进步人士都先后对此进行思考,从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到梁启超的“新民说”,再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等,都是围绕提高国民素质这一问题提出的主张。孙中山晚年把精力转移到改造国民性上来,他高度重视国民素质对建设、维护共和政体的重大作用,认为社会变革的快慢与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并把塑造国民素质视为重造中华民国的重要途径。

4.传统国民严重的劣根性。

第一,宗族主义强,国族主义弱; [注10]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孙中山指出:“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所以中国只有家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外国旁观的人说中国人是一片散沙,这个原因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一般人民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团结力非常强大,往往因为保护家族起见,宁肯牺牲身家性命、、、、、、,至于论到对于国家,从没有一次具极大精神去牺牲的,所以中国人的团结力,只能及于宗族而止,还没有扩张到国族。”[注11]第二,缺乏独立人格;孙中山指出:“而中国四万万

3

之人民,由远祖初生以来,素为专制君主之奴隶,向来多有不识为主人,不敢为主人不能为主人者”[注12]在此,孙中山明确指出了,由于封建专制统治,造成了国人缺乏独立的人格,形成了奴性意识。又如1920年11月,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演说时指出:“现在人民有一种专制积威造下来的奴隶性,实在不容易改变。虽勉强拉他来做主人翁,他到底觉得不舒服。”[注13]第三,盲目自大心理;孙中山认为国人普遍存在着自大的民族文化心理,原因在于:“中国为世界最古之国,承数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未与欧美通市以前,中国在亚洲之地位,向无有与之匹敌者、、、、、、,而其他四邻之国,或入贡称藩,或来朝亲善,莫不羡慕中国之文化,而以中国为上邦也,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为孤立之性。”[注14]因此,孙中山指出:“虽关闭自守之局为外力所打破者也六七十年,而思想则犹是闭关时代荒岛孤立之思想,故尚不能利用外资,利用外寸以图中国之富强也”[注15] “盖中国之孤立自大,由来已久,而向未知国际互助之益。”第四, 权力本位;在孙中山看来,封建社会的学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官,民国初年国人入党的目的也是为了做官,做官是国民人生价值之追求,他说:“专制时代,一般士子求学之心思,皆以利权为目的,及目的达到,由是用其智识剥害民权,助桀为虐。” “许多党员,总是想做大官,如果是得志的,做了大官便心满意足;这些党员的心理,以为达到了做官的目的,革命事业便算了解一样。若是不得志的,不能做大官,便反对本党,去赞成敌党。”[注16]第五,麻木不仁;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孙中山发现群众参与革命和建设积极性不高,只顾个人利益,一己私利,没有大局观念,他说:“盖中国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其原由皆众心不一,只图目前之私,不顾长久大局。不思中国一日为人分裂,则子子孙孙世为奴隶,身家性命且不保乎!急莫急于此,私莫私于此,而举国愦愦,无人悟之,无人挽之,此祸岂能避免?” “军队死亡,反不如‘猪仔’死亡之多,而人之甘心为个人发财者,乃乐而为之。”[注17]第六,散漫性;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中“一片散沙”一词出现25次,“散沙”一词出现35次,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注18]以至于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自由实在过多了,中国人现在所需要的是纪律,不是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