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实习报告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昆虫学实习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昆虫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学习捕捉昆虫的基本方法,提高识别昆虫的能力。 2.了解昆虫的身体构造

二、实习地点

捕虫:北京市怀柔郊区杨宋某块林场 制标本:农学院示范中心

三、工具

捕虫:毒瓶、塑料小瓶、捕虫网、背包、镊子 制标本:泡沫板、玻璃纸、标本针

四、实习内容

捕虫:1.使用捕虫网捕捉飞空和隐藏在草中的昆虫。

2.将捕到的昆虫放入毒瓶,待昆虫被毒晕后,用镊子夹出。 3.将毒晕后的昆虫分别装入合适的塑料小瓶中,并做好记录。 制标本:将捕到的昆虫用标本针扎在泡沫板上,下针位置为昆虫背部中心偏右的位置,对翅、脚、足进行整形,使标本美观,同时注意保持昆虫完整性。(蝶、蛾等翅较大的昆虫要进行展翅,并用玻璃纸固定)

五、实习结果

1.蝗虫

触角:1对,丝状、分节,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眼:蝗虫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

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由5部分组成,包括上唇、下唇各1片,上颚、下颚各2片,舌1片。上颚十分坚硬,适于咀嚼,是切断、嚼碎植物茎叶的主要结构。

胸部:在蝗虫的前、中、后胸各生有1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后足。足是分节的,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叫跳跃足。在蝗虫的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1对翅:前翅和后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飞行时展开,是适于飞翔的器官。

腹部:蝗虫的腹部由11个体节构成。

2.蟋蟀

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常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

3.蚂蚱

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4.蝶

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在头部有一对锤状的触角,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腹部瘦长。口器是下口式;足是步行足;翅是鳞翅;属于全变态。

5.蛾

昆虫,与蝴蝶相似,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静止时,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6.苍蝇

触角短于头部和胸部的总长,仅 3 节,末节末端有节鞭或末节背面有一根羽状刚毛,称触角芒。复眼2 只,单眼3 只。口器为舔吸式。前翅膜质,用来飞翔。后翅退化为平衡棒,隐于前翅基部的翅瓣下。

7.蚊子

头部似半球形,有复眼和触角各1 对,喙1 支。触角有15 节:第一节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第三节以后各节均细长称鞭节。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每胸节有足1 对,中胸有翅1 对,后胸有1 对平衡棒。中胸特别发达,其背板几乎占据全胸背,由前而后依次为盾片、小盾片及后背片。翅脉上覆盖鳞片,翅的后缘有较长的鳞片。腹部分11 节,第一节不易查见;2~8 节明显可见,有的蚊种在其背面具有由淡色鳞片组成的淡色横带、纵条或斑;最末3 节变为外生殖器。

六、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昆虫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在捕捉昆虫的时候,天上在下雨,确实不利于我们捕捉昆虫。但是我们仍然捕捉到了很多昆虫。在草丛中,我们捕捉到了油葫芦,蚂蚱一类的昆虫。在花丛中,我怕们捕捉到了蝴蝶一类的昆虫。在树干上,捕捉到了一些摄

食树木汁液的昆虫。石板下,捕捉到了洗潮喜阴的昆虫。

我发现,昆虫的不同形态决定不同的设施渠道,在不同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弱。

第二天在实验室制作标本。由于昆虫已死亡,想要制作出栩栩如生的标本需要花费一番功夫。插针的型号和插入的位置,以及之称的部位,摆放的形态都有明确的要求。

此番实习收获颇多,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体力,加强班级凝聚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