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专业之仪器科学与技术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1年考研专业之仪器科学与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1年考研专业之仪器科学与技术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试大:天下考生的良师益友】 2010年8月17日

本列表公布了2011年考研专业之仪器科学与技术招生学校的代码及名称和整体水平。

仪器科学与技术

学校代码及名称 10056 天津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110 中北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216 燕山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10356 中国计量学院 10486 武汉大学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整体水平 排名 得分 1 94 2 91 3 5 6 7 9 10 11 12 15 16 85 82 78 77 75 74 72 70 69 67 18 66 22 25 26 65 64 60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99年学科专业简介—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的源头。仪器科学与技术是对客事物提供检测、计量、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为人类社会法制化提供物质技术保障的一门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综合性学科。随着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各类基础研究与实验工作,国民经济建设中的现代国防、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人类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仪器仪表及其技术,因此,仪器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和物理学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以牛顿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量为其理论基础,建立了长度、力学、热工、电磁、光学、声学、电子、时间频率、徽电子、电离辐射等检测仪器为代表的仪器产业。量子力学与电子学的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原子能、宇航、微电子、计算

机、激光和超导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仪器科学与技术进入量子计量学的阶段,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仪器的精度和测量范围。激光干涉技术、原子频标、光功率的绝对测量、电单位的复现、温度的客观测量以及光电转换、力电转换、磁光效应、量子干涉器件等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许多新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出现。许多新的物理效应,如多普勒效应,超导现象,电子隧道效应和量子化霍尔效应等相继被人们认识后,即被迅速加以利用,发展成为新的测试计量技术和仪器。微电子、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与需求推动了微位移、精密瞄准,精密定位、精密导航以及微机械技术的发展,使精密仪器及机械提高到新的技术水平。因此仪器科学与技术巳发展成为以精密机械、电子、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逐步形成为与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工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检测技术及自动化等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它包含有许多重要的学科分支,如测控技术及仪器,微型机械与纳米技术,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测试理论与测试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技术,现代传感技术及系统,故障诊断与信号分析和处理,质量工程,惯性测试技术与控制,电磁测量技术与仪器等。 仪器科学与技术包括两个二级学科;即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两者在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许多相互联系和共同之处。例如,它们都需要掌握精密机械、电子学、光学、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但是精密仪器及机械侧重于精密仪器及机械的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微型机电系统的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惯性技术与导航设备,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智能结构系统等,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则侧重于测试理论与测试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技术,现代传感技术及系统,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动态测试、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质量控制工程和计算机辅助测控技术等。 本学科的相关学科:物理学、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二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本学科作为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的手段和方法,在国防、工农业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微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的兴起,也是本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将对国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学科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学、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应具有精密机械、光学、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结构,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广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某一方面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能胜任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2硕士学位 应在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初步具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从事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三、业务范围

1。科学研究范围

(1)测控技术及仪器 精密仪器及机械的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动态测试、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无损检测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等。 (2)微机械与纳米技术 微型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微执行器、微细工程及纳米技术等。

(3)智能结构系统与仪器 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结构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测量自动化与智能化,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仪器等。 (4)惯性测试技术与控制 惯性系统与微型陀螺系统,导航定位与测控技术等。

(5)仪器总体技术 仪器工程设计方法,仪器精度、优化及可靠性设计,人机工程和计算辅助设计技术等。

2.课程设置

(1)博士学位 基础理论课 现代数学基础,非线性分析方法,现代信号处理与分析,测控系统的建模。 专业课 现代测试技术,陀螺仪及惯性导航,振动理论及应用,动态测试技术及应用,数字图象处理,机器视觉,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仪器,微电子机械系统。

(2)硕士学位 基础理论课 工程数学基础,测试信号处理,高等电子学,控制理论,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专业课 现代传感技术,微机接口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仪器与系统设计,机械系统动态测试与模态分析,微米—纳米技术,惯性导航系统与控制,光电检测技术,仪器CAD技术,人机工程学。

四、主要相关学科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学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一、学科概况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属仪器科学与技术中的二级学科。在自然科学中;人们是通过测量得到对事物的认识,“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而测试仪器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测试计量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源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测试技术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涉及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测试仪器制造业也已逐步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知识高度密集、技术高度综合的新型产业。此外,现代测试计量技术正向两大方向发展,一是测量范围向两端延伸。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向动态、实时、在线、遥控、多功能、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应具有数学、现代光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现代传感技术和测试技术、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结构,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方面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能胜任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2。硕士学位 应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初步具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1)测试计量理论及其应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量值标定、传递与校准,仿真测试技术等。

(2)现代传感技术及系统 传感器理论及其应用,现代传感技术及仪器,光学与光电检测技术等。 (3)精密测试与质量工程 现代测试技术及系统,纳米测试技术,智能化仪器仪表,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故障诊断技术,动态与瞬时测试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与质量工程等。

(4)电磁测量技术与仪器 电磁测试计量理论,电参数的数字化技术,电测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自动测试接口技术与系统等。 2·课程设置

(1)博士学位 基础理论课: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最优控制理论,线性系统,非线性数字分析,现代测控导论,智能材料与结构引论。 专业课 现代测试技术,智能测试系统设计,动态与振动测试与分析,现代时域测量,智能多媒体技术,动态参量计量与测试进展。

(2)硕士学位 基础理论课 :工程数学基础,测试信号处理,高等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专业课 智能仪器设计,微机接口原理及应用,几何量测控技术,现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激光及光电测试技术,质量工程。四 主要相关学科 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

考博全攻略

一、前的准备

正确处理工作和考博的,做到工作和备考两不误。考博前期主要以单位的工作为主,把工作做好的同时,尽可能腾出一定的时间看书。后期,主要是以复习为主,工作上别出问题。快要考试时必须实行“非常政策”,全力以赴地复习。考生一定要注意和联系,不但你要了解熟悉导师,也要让你的导师了解你的现有水平和将来的研究兴趣。你可以将你发表的学术着作和论文邮给导师,也可以当面请教。

二、与学校的原则和 报考专业和学校首先要能够考上,其次是结合兴趣和爱好,再次是学校的名气和地理位置。报考方向很重要,往往决定你考博的成败。如果方向选错了,即使你准备再充分,实力再雄厚,可能也只是“陪考”而已。

好学校不一定难考,一般学校不一定好考。首先是报考的专业。专业不同,直接决定自己将来的事业走向。一般考生往往会选择和时期相同的专业,也有人为了将来需要,可能会考虑转行。这就要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如果转专业,一定要注意现在要报考的专业和自己的原专业不能太脱节。不能否认随着交叉学科的兴起,们对跨专业考生的偏爱也与时俱进。成功的专业选择取决于自己的兴趣和对自己实力以及对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的正确判断。 . 其次,确定报考学校或单位。根据自己目前的实力,选择合适的学校。往往该专业名气越大的学校,竞争就越激烈,越能激发潜能。如果你原来硕士毕业较好,报考一般缺乏挑战性,未必能考出好成绩。毕竟一般院校的竞争力相对弱些。所以,考生同时报考两所甚至三四所高校,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