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节地域联系学案中图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统编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节地域联系学案中图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平原 地形 山地 水文 地质 影响分析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气候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经济因素 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1)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和选址要求

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不同类型的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均不同,下面以港口、汽车站、航空港为例加以说明: 港口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汽车站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航空港 因素 形利于港口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地面开阔平坦、等影响较大 位置适宜 数量、密度、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因素 财力、物力的支持 - 5 -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选址要求 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位于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以港口为例)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下图,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C.耕地

B.聚落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C.易受洪水威胁

B.距城镇过远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C.河流分布 [解图流程]

B.绿洲分布 D.沙漠分布

- 6 -

4.D 5.B 6.B [第4题,读图可知,兰新铁路与天山南麓的1 000 m等高线大致平行,且经过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铁路的修建和建成后的行车安全;铁路没有经过城镇,且该区域河流水量小,耕地很少,故聚落、河流、耕地都不是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故选D。第5题,由比例尺可以推知,兰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使铁路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弱,这是其不合理之处。故选B。第6题,兰新铁路并没有吸引城镇沿铁路线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而绿洲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城镇分布最理想的地区。故选B。]

[解题技巧] 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分析思路 (1)宏观选线: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往、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2)微观选线: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呈“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管道应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当然,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3)线的评价:应从交通线起止点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条件来分析评价。从自然条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分析。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a.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全;b.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c.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d.技术上克服了冻土的难关。 考向2 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分析 (2015·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7~8题。

- 7 -

7.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C.位置

B.经济 D.人口

8.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解图流程]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7.C 8.D [第7题,本题文字材料指出,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甘德国际机场补充燃料,可见,位于纽芬兰岛的甘德国际机场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故选C。第8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飞行速度加快,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能够远距离飞行,途经此地的飞机已经不需要再停机补充燃料,因而甘德国际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故选D。] 考向3 交通区位条件分析

9.(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

- 8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