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节地域联系学案中图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统编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节地域联系学案中图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3节 地域联系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对应学生用书第136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地域联系

(1)作用: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

2.交通运输

(1)特点:不生产出任何新的物质产品,其产品只是货物或旅客的位移。

(2)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短距离运输,公路运输运费较低;长距离运输,水路运输运费最低;铁路运输适合中长距离运输;管道运输运费受距离影响不大,适宜运输液体、气体物质。

(3)选择依据:不仅要考虑运费的多少,也要体现经济上的多、快、好、省,还应考虑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占地多少、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等因素。

3.通信

(1)邮政通信: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实物。 (2)电信通信:利用电磁系统,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

4.商业贸易

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

(1)商业? 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与城市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内容和形式:商品的贸易、资本的国际?

国际? 投入、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2) ?贸易发展: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

?? 界经济增长速度

[易误点拨] 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和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

- 1 -

船舶、管道)的区别,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理解—要点突破]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图解如下: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9790113】

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 km B.600~800 km C.500~700 km

D.400~600 km

- 2 -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 C.航空 [解图流程]

B.普通铁路 D.水运

[尝试解答] 1.B 2.C 考向2 地域联系方式及发展趋势 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图1 北方古“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图2 新“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 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解析] 第(1)题,北方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都是气候相对干旱的地区,自然环境

- 3 -

的变化使气候更加干旱,并导致了古文明中心的衰落,最终导致北方古“丝绸之路”的衰落。第(2)题,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趋势表现为大型化、高速化与专业化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出现并交织成网,还体现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网络化等。第(3)题,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对外服务功能等。 [答案] (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答出3点即可)

(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出2点即可)

考点二| 交通运输区位分析 (对应学生用书第13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交通运输网的构成要素

(1)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 (2)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图文助记] 1.气候对交通线的影响 交通线建设要注意沿线暴雨、大风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的大小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山地对交通线的影响 山地起伏大,交通线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路要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从背斜部位穿过,避开断层带)。 [理解—要点突破]

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