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审题要细心。高考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在审题上省时间。以往有学生只看了一半题,就着急按照经验来推测题意,答案往往南辕北辙。

第二,合理安排做题顺序,看到难题不要紧张。徐老师指出,尤其是理综和文综的大题,考生可先浏览一遍,判断出哪些小题容易,哪些有难度。把自己会做的先做对,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争取一些难题。考生看到难题要自信,因为难题对所有人都难。把自己会做的都做对,然后争取难题,这就是成功;不要因为光顾着难题,把会做的容易题做错了,这样得不偿失。

第三,需要检查的题在草稿纸上做标记,如有剩余时间,可以有目的地检查。在检查时,修改结果要慎重,没有确切把握,不要轻易修改。如需修改,一定记得把机读卡上的答案也改过来。

第四,机读卡要涂清楚。尤其是理综、文综和英语考试,涂卡的部分较多,建议做一部分涂一部分,以免到后面因时间紧张而涂串行。

第五,不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专注于自己的试卷。按照自己平时的规律安排时间,不要因周围考生做题的速度和状态而影响心情。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48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β衰变的是( ) A.

23490234Th?91Pa?0?1e

2341B. 1H?1H?2He?0n

C.

23892U?423490Th?42He

178D. 7N?2He?【答案】A 【解析】

14O?11H

【详解】β衰变生成电子,新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而核电荷数增加1个;由此分析可知,A是β衰变,B是核聚变,C是a衰变,D是人工核反应,A正确,BCD错误。

2.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答案】B 【解析】

选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A正确.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0

-10 m

时,分子

间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可能先增大后减小,也可能一直减小,B错误.当分子间距从小于10-10m变化到大于10-10 m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由扩散运动知识可知D正确.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3.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所用器材按要求安装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像屏上出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下列操作中,一定可以使条纹间距变大的是( )

2

A. 换一个紫色滤光片 B. 换一个高聚焦凸透镜 C. 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D. 增大双缝到像屏的距离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公式?x?L?可知,使条纹间距?x变大的方式有:d增大双缝到光屏的距L,减小双缝间距d,增大单色光的波λ。因为红光的波长大于紫光的波长,所以换一个紫色滤光片,会使条纹间距变小。A错误;

B、换一个高聚焦凸透镜,只是使光屏上所成的像更清晰些,不影响条纹间距大小;B错误; C、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不受影响;C错误; D、增大双缝到像屏的距离,可使条纹间距变大,D正确。

4.用传感器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发现在赤道测得的读数与其在北极的读数相差大约3‰.如图所示,如果认为地球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标准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北极处物体的向心力为万有引力的3‰ B. 在北极处物体的重力为万有引力的3‰ C. 在赤道处物体的向心力为万有引力的3‰

3

D. 在赤道处物体的重力为万有引力的3‰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在北极处,没有向心力,重力等于万有引力,A、B错误。

G?G'C、在赤道处, F=3‰知,在赤道处: 引?G?F向,再结合题意

G'F向F引?G'G?G'??=3‰,C正确。 F引F引GG'G'G?G'??1?D、赤道处: =997‰,D错误; F引GG

5.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图乙为横波中x=2m处质点A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B. 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m/s

C. 在t=0时刻,图甲中质点A的振动速度大小为0

D. 在t=1s时刻,图甲中质点A的位置坐标为(0,20) 【答案】B 【解析】

A项:t=0s时A点在平衡位置上,由乙图知下一时刻向上振动,从而确定了该波沿x轴正向传播,故A错误;

B项:由甲图得到该波的波长为8m,由乙图得到该波的周期为4s,所以波速为

v??T?C项:在t=0时,质点A处于平衡位置,所以质点的振动速度最大,故C错误;

的8m?2m,故B正确;

s4s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