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

真正按照儿童心理发展本身的规律客观地划分发展阶段,迄今尚未适当解决。

(一)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与复杂性

必要: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并把各个发展阶段作明确的标志;实践中,教育实践者和有关的儿童工作者可以根据划分阶段的标准,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

复杂: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连续性很强的过程,阶段间界限不明显;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可变性,给科学掌握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 (二)几种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观点

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德国的柏曼(L.Berman)可以作为持这种划分标准的代表人物。他以内分泌腺的发展作为划分的依据,分为胸腺期—幼年期,松果腺期—童年期,性腺时期—青年期。

2.以种系演化为划分依据(教材p433)

系统论的提倡者斯腾(L.W.Stern),他按人类种系进化的时期划分儿童(人性)心理的发展。分为幼儿期(6岁以前)—相当于从哺乳动物到原始人类街道,意识学习期(6至13岁)—人类古老文化阶段,青年成熟期(14至18岁)—近代文化阶段。

3.以人格(个性)特证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依据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S.Freud)和艾里克森(E.H.Erikion)以心理性欲发展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弗洛伊德把发展阶段分为:口腔期(0至1岁),肛门期(1至3岁),性器期(3至7岁),潜伏期(7至11岁),生殖器(11至17岁)。

艾里克森(E.H.Erikion)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了“人生八大阶段”的分期说,即: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零至一岁或一岁半),自主对羞怯(一或一岁半至三或四岁),同一对角色混乱(十一二岁

至十七八岁),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创造对停滞(成年期),完善对失望(成熟期)。

4.以智力结构为变化依据的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儿童智力结构或思维的发展作为依据的。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时期(0至2岁)、前运算时期(2至7岁)、具体运算时期(7至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岁以后)。

5.以主导活动为划分依据(教材p434)395

以达维多夫为代表的苏联儿童心理学家,把主导活动的变化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依据。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婴儿期(0至1岁),其主动活动是和成人的情绪交往;早期童年或称先学前期(1至3岁)—实物活动;学前期(3至7岁)—游戏活动;学龄期(7至18岁)—学习活动。

6.我国的划分p434

我国现在通用的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心理学研究资料和教育工作经验提出的。

第三节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陈p435)398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关键期”和“敏感期或最佳期”,以及“最近发展区”,是和儿童发展阶段问题有关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一般说来,儿童心理发展是以渐进式变化的。但是也有一些时候,儿童心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变化。这时儿童心理急剧发展,在短于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我们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各种否定性行为,所以,转折期往往被称为危机期。

事实上,用“危机期”来标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是不妥的。

应该把“危机期”和“转折期”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危机”则不是必然的。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或最佳期 (一)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最初是从动物心理的实验研究提出的。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所谓“印刻”的概念。

“印刻现象”是指小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印刻只在小动物出生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劳伦兹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引人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二)敏感期或最佳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儿童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

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前者不及后者。这一段距离或差距,称为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的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四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一、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 (一)遗传决定论

强调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的智力及品质,早

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到引发作用。李丹P46

该论的著名代表有优生学的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他通过著名的家谱调查提出了遗传决定论。美国霍尔也提出“复演说”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二)环境决定论

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片面强调和机械看待环境教育的作用。

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观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和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 ” 。 第二个时期是斯腾等人的“汇合论”。 (三)二因素论

该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两因素共同决定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斯腾指出心理发展学并非天赋才能的渐次显现,也并非单纯由于外界影响,而是内在本性的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

这种观点对遗传与环境各自所起的作用给予了应有的肯定地位,但不足之处是仍然没有摆脱静止,孤立观点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相互作用论(第三个时期)

其基本思想是:注意两种因素的相互依存,即任何一种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都依赖于另一种因素,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或会合;注意到两种因素间的相互转化和渗透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德国瓦龙,苏联的列昂节夫,维普子,果斯基,鲁利亚等。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遗传和生理成熟因素;二是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