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重点文言文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天时不如地利(附答案和内容中心要点梳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初中重点文言文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天时不如地利(附答案和内容中心要点梳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喜欢本文档,请在百度文库搜索关键词“初中重点文言文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第一部分:内容中心要点梳理

①孟子是____著名代表人物,其地位仅次于____,后世常以“____”并称。《孟子》是____________所著,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强调了战争中“____”的作用,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观点,主张施“____”以统一天下。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 ②全篇结构紧密。文章把“____”“ ____”、 “____”“ ____”两两对比,交织立论,提出“____________” ③(第二段)“__________”(第三段)的观点。这部分内容紧紧扣住了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④第四段又紧接前面的“____”加以申述,层层深入,蝉联直下,一气呵成,无懈可击。

⑤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____关系。“____”、“ ____”、“ ____”逐层论述,不可颠倒。在论证方法上,突出特点是____证和____并用。

⑥不仅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间比较,在“____”、“ ____”之间也进行了比较。可以说,本文的论述是在对比中完成的。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⑦大量运用排比句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如,在强调守方拥有的“地利”优势时,连用四个排比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加以强调,给人的印象很深。又如,最后作者连用三个排比句指出“____”和“____”都靠不住,只有“____”才是关键,很好地突出了“____”在战争中的地位。正是由于大量运用排比句,文章在气势上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摄人心魄。

第二部分: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集锦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1)

8、引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时期的孟子。(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0、本文强调了“ ”的重要,体现了孟子 的思想(2分)

○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2)

1 / 7

喜欢本文档,请在百度文库搜索关键词“初中重点文言文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

8.本文选自_______ _ ,作者是 时期的思想家。 (2分) 9.解释加点词含义: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 (2)天下顺之 _________ (2分) ..10.翻译句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2分) .....11.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2分) A.作者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全文多处用了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D.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3)

9.本文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1.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文中的“天时”“地利”“人和”指作战取胜所凭借的条件。 B 作者把“人和”确定为决定战争胜负诸多因素中关键所在。 C 作者分析作战时诸因素的关系,总结了巩固国家的诸多办法。 D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作者意在劝说国君施行仁政。

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4)

9.本文作者孟子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在初中阶段教材里还学过他的作品有《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①段中作者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第②和③段在论证观点时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C.第④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突出了“得道”的重要。 D.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战胜强者的治国方针和策略。

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5)

2 / 7

喜欢本文档,请在百度文库搜索关键词“初中重点文言文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

【甲】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8.甲文选自课文《 》,乙文的作者是 (人名)。(2分)

9. 甲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在内容上却可互补。乙文所叙述的 的事例正好印证了甲文所阐述的“ ”的道理。(6分)

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6)

9.本文作者孟子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在初中阶段教材里还学过他的作品有《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①段中作者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第②和③段在论证观点时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C.第④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突出了“得道”的重要。 D.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战胜强者的治国方针和策略。

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7)

8. 孟子名 ,是 家学说的代表人物。(2分) 9. 翻译。(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0.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 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师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3 / 7

喜欢本文档,请在百度文库搜索关键词“初中重点文言文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

《天时不如地利》参考答案

《孟子》

第一部分:内容中心要点梳理

①孟子是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 ②全篇结构紧密。文章把“天时”“地利”、 “地利”“人和”两两对比,交织立论,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③(第二段)“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的观点。这部分内容紧紧扣住了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④第四段又紧接前面的“人和”加以申述,层层深入,蝉联直下,一气呵成,无懈可击。 ⑤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层进关系。“天时”、“地利”、“人和”逐层论述,不可颠倒。在论证方法上,突出特点是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并用。

⑥不仅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间比较,在“多助”、“寡助”之间也进行了比较。可以说,本文的论述是在对比中完成的。

⑦大量运用排比句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如,在强调守方拥有的“地利”优势时,连用四个排比句,从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四个方面来加以强调,给人的印象很深。又如,最后作者连用三个排比句指出“天时”和“地利”都靠不住,只有“人和”才是关键,很好地突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地位。正是由于大量运用排比句,文章在气势上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摄人心魄。

第二部分: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集锦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1)

8、引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时期的孟子。(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0、本文强调了“ ”的重要,体现了孟子 的思想(2分) 8、《天时不如地利》 战国

9、不依靠武器的锋利和盔甲的坚固在天下建立威信。 10、人和 仁政

4 /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