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XXX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为贯彻市、区有关通知精神,做好我街道重大传染病应急防控工作,保护人民健康,现制定重大传染病应急预案如下: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后引起的、有传染性(人传人、动物传人或相继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

为科学、规范、及时、有效地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保障全街道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1. 总则 1.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下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全面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工作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

- 1 -

康和生命安全,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2 工作原则 1.2.1 政府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街道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1.2.2 预防为主

普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辖区公共卫生水平和公众防护意识,加强主动监测,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蔓延。

1.2.3 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疫情监测、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规范疫情控制的组织、协调、指挥,提高应急效率。

1.2.4 属地管理

街道政府对本辖区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1.2.5 分级控制

重大传染病疫情按其强度分四个等级,实施分级预警和控制。一旦发生疫情,按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管理、领导机制和工作预案。

1.2.6 分工负责

街道办事处及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别对其主管范围内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采取措施,实施控制,力量不足时可请求相关部门支

- 2 -

援。

1.2.7 快速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准确做出反应和处置,使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个环节紧密衔接。

1.2.8 依靠科技

贯彻依靠科学技术防控传染病疫情。推进各类检测试剂、预防性生物制品、特效药物的应用,加强重大传染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流行病学研究,规范防控措施及操作流程,实现防治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

1.2.9 科学决策

依靠信息化建设,全面采集相关信息,科学分析评估疫情风险,实时决策,正确响应,措施果断。

1.2.10 资源共享

科学做好人力、物力、财力储备,资源共享,合理利用,动态管理,减少浪费。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通知》、《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

- 3 -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山东省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区卫生局等部门有关通知、方案、指导意见、预案、判定标准、处理原则等。

1.4疫情分级

根据传染病疫情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传染病疫情分为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一级)、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二级)、较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三级)和一般传染病疫情事件(四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1.4.1 特别重大疫情 (1)出现肺鼠疫传播; (2)出现肺炭疽传播;

(3)出现霍乱暴发,一次疫情发生20例病例以上; (4)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5例以上; (5)流行性感冒病例数在两周内超过总人口数的2%以上; (6)发生人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和流行;

(7)在一个潜伏期内全市出现500例以上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

(8)全市在10天内出现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2%以上。

1.4.2 重大疫情

(1)出现1例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病例; (2)出现1例鼠疫病例;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