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雅虎、《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网站的张贴规则都包含有“不得伤害他人”“保护个人隐私”“不得鼓吹违法活动”等内容,并郑重声明有“删除信息和取消违规张贴信息”的权力。2000年7月,美国的《洛杉矶时报》网站就曾因电子论坛存在严重违规现象而将之暂时关闭。网站要引导网络舆论,还必须具有“主动出击”的积极态度。网站可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走“言论立网”之路。人民网的“人民时评”和东方网的“今日眉批”可以称为这一方面的范例。这些政论专栏通过针对当日所发生的新闻发表个人署名的短评,深受网民欢迎。“许多网民在得悉重大政治事件后,都想看一下这些政论专栏会说些什么。”这样,网站就自然起到了引领舆论风标的作用。

第三,发挥网民群体在舆论控制中的作用。

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传播规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传播。它赋予了受众(网民)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这些掌握了主动权的网民往往能在网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虚拟社群。一般来说,虚拟社群总是发挥着“媒介论坛”的作用,具备公共领域的某些特点。无数虚拟社群的言论便构成了网络舆论的整体。因此,网民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传播学中,“意见领袖”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个人主页的版主、电子论坛和聊天室的常客都在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这些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介和过滤环节”,“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和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对网络传播舆论的最后形成起到主导作用。争取这部分网民对实现网络舆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网民还是进行网络监督的主力军。大多数网站都有这样类似的声明:“如果个人主页里发现不良内容、链接,请及时报告本公司,本公司会进一步处理。”只有调动网民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使散布于各地的网民都成为不良言论的监督者,才能真正实现网络舆论的健康和纯洁。 当然网络舆论控制研究的视线不能仅仅局限于网上,还可以充分发挥线下资源的优势。如传统新闻媒介就可以给予网络舆论引导必要的辅助和补充:对于网上正确的舆论,要深化报道,对其逐步放大加强;对于网上不正确的舆论形态要果断严厉地在网下进行批评或疏导,提出另外一些问题来分散公众的注意力,从而逐步降低该舆论的强度,使其逐步弱化。

控制方法

5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民数量的激增,一种新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逐渐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所谓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事件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近几年来,国内外每逢发生一些焦点事件,如曾发生的“虐猫事件”,“哈尔滨宝马车撞人事件”,网络传播主体都会在网络空间中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些言论随即引起激烈的讨论和巨大的反响,形成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这些言论往往影响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虚拟空间,它所覆盖的内容极其广泛,致使网络舆论的内容鱼龙混杂,往往被各种暴力色情无用等信息所充斥,形成灰色舆论,甚至可能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如果被敌对势力所控制,还会对国家政权产生威胁。基于此,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舆论及其形成

一种舆论的产生,源于异常的社会变动、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等外界信息对舆论主体的刺激。而面对这些刺激,舆论主体是否会发生反应,还取决于舆论主体的心理构成。

意见的整合也是舆论形成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对信息的思考,只是局限于自己直观的视野范围内,无法形成统一的见解,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往往是缺乏理性的。而由于网络的出现,不仅社会中的变动、矛盾即突发事件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公布于众,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意见、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平台。网络使人们有了更加自由宽松的话语表达权。于是在网络上,他们围绕共同关注的焦点事件,展开积极的讨论,相互对立、相互修正、相互影响。在不断的交流中,意见和言论便会逐渐地趋于一致和统一,网络舆论由此形成。 二、网络舆论失控的原因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不同于传统媒介,网络舆论的控制性比较低,在扩大人们话语权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为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网络舆论的低控制性呢?

1.网络舆论易失控与网络本身的特点有关

6

(1)网络开放、自由、具有交互性。

在网络传播中,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同时也不再受传统媒体的时间限制。网络信息发布的门槛低,信息传播方式的灵活,使得人们不但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这个广阔的平台上,人们有了展示想法的机会,能够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也能够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上网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就是这样一种自由,人们把它当成绝对的自由,不再受约束,忽略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网络上言语的使用上有些“肆无忌惮”,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影响了网络的秩序。

(2)网络传播与更新的速度快。

网络媒体不再受截稿时间和发布时间的限制,每当有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性新闻时,网络媒介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和追踪。网络新闻的编辑时间短,凭借现代的数码传播技术,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能够及时地发布新闻,拉近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及发生事件的距离。同时,在新闻发布的短时间内,网络上便会迅速形成舆论。网民在BBS上发帖、跟帖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讨论。人们的各种观点以雪崩式的效果,立刻扩散开来。在信息发布的初级阶段,人们容易缺乏理性,在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弄清楚之前,便争论不休,往往误导别人对事情真相的了解,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3)网络的信息存储量大。

网络是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信息的承载量是无穷的,没有节制。它包含了各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这也使得信息的内容庞杂,无用的、反动的、封建的信息等充斥着网络,网络舆论无所不及,并呈现庸俗化、低级化的趋势。

(4)网络覆盖性强。

网络传播不受疆域的限制,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党派,什么背景,何种信仰的传播者都能够表达思想。事实证明,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网络强大的覆盖性,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新闻宣传工作变得较之前被动。

2.网络舆论易失控与网络舆论主体的特点有关 (1)网络传播主体身份的隐匿性

在网络上,网民一般都以昵称或是匿名方式出现。在这样一种掩护下,人们往往没有传统媒介传播者的职业道德的束缚,不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审查。此外,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

7

中,传播主体相互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地位相对平等,人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传播权表达观点,即使产生分歧也不再害怕被孤立,统一的意见不易形成。

(2)网络主体素质、情绪和心理状态等在网络环境中的特殊性

在网民中,教育程度在大学以下的人占了较大的比重,很多人自身的素质较低,在网络中经常使用一些低下、粗俗的语言,甚至对他人进行谩骂,给网络舆论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恰为人们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传播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所表达的意见往往是缺少理性的。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当这些观点得到别人认可的时候,人们会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同时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人们的这种心理往往形成一种利己主义,从而造成网络舆论的混乱。

3.网络监管不完善也是造成网络舆论失控的重要原因 (1)把关人的作用被削弱

网络中,信息的承载量没有了限制,网络编辑往往单纯地发布信息,缺少过滤,缺乏“把关”的意识。而且很多网络编辑为了商业利益,甚至不惜利用大量色情信息、虚假信息来增加点击量,这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网络舆论环境。同时,网络上,除了专业编辑可以发布信息外,任何人都获得了传播的权力,网民可以随写随帖。由于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作用的缺失,网络舆论管理者只能寄希望于具体信息的发布者,然而绝大部分舆论主体并没有这种意识,不懂得传播者本身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这便给网络舆论的控制增加了困难。

(2)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暂行规定》是我国目前最高的法律规范,随后制定的一些网络管理办法等,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的要求,缺少细则,从网民作为直接传播者的一些职能上没有法律约束,使得网络舆论的法律控制缺少力度。

(3)网站管理不完善

相对于传统媒介,网络发展时间短,多数网站缺乏运营经验,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正如国家新闻办公室前任主任赵启正所说,中国现在还只是“应用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还缺少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如缺少对信息进行自动过滤的功能,并且不容易确定网络上的犯罪分子身份。在法律方面的束缚也并不够,尽管规定了禁止在网络上发表某些言论,但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惩罚措施,对人们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些都给网络舆论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三、网络舆论的控制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