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高考考前指导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生物学高考考前指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丙种动物捕食乙种动物”,这样跟标准答案就长的非常像了,当然也就更容易得满分,从而规避掉被误判或扣分的风险。

(二)、如何规避高考阅卷时被误判的风险

在认同上述观点之后,咱们再来说一说,如何规避阅卷时被误判的风险,减少无谓的丢分。

1、遵从正常的书写习惯,不要标新立异

例如,写基因型的时候,按照大多数人的习惯,通常是A和a在前, B和b在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在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在后。但是如果你写成BbAa、XBXbAa,肯定不算错误,因为教材也并没有规定谁在前谁在后,但是这种答案被误判的风险就很大。 再如(2014课标II卷39题节选)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ⅹ107(十的七次方)。我在批阅试卷那时,就发现有个很好的学生,把答案写成了38ⅹ106(十的六次方)。可以预见,在高强度的高考阅卷中,这个答案八成要被误判,因为阅卷老师首先看的关键词是“十的七次方”。

同理,(2015课标II卷31题节选)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2头/km2; 如果答案写成11/5头/km2,也有被误判的风险。 2、不写错别字,尽量把字写工整

3、学会“抄题干”(用题干语言来组织答案)

【例3】2011课标卷29节选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C3化合物(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 标准答案:(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分析:看到这个标准答案,你是不是惊呆了?是不是有一句“草泥马”要讲?你没看错,这就是课标卷生物高考真题,这就是官方给出的标准答案。可以想象,这一空的低分率有多低,也可以想象,阅卷老师阅卷的难度和无奈。毋庸置疑,只要有学生答出“2倍”这个关键词,阅卷老师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给满分。“2倍”这个关键词从何而来,请看纵坐标。

【例4】2013年课标II卷39题节选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

抗生素B____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_。 【答案】(3)敏感(2分) 不敏感(2分)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较A的弱(2分) 耐药菌(2分)

分析: 第一个空,如果学生回答“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不具有抗性”,其实答案的意思是正确的。但是,这个答案有风险,很可能会被误判。标准答案为什么是“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敏感”?因为这是在抄第三小问的小题干“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第四个空,如果学生回答“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具有抗性的菌落”,其实答案的意思也是正确的,但标准答案为什么是“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耐药菌”?因为这是在抄整个题的大题干“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三)、什么是“马后炮”和缘分 当然,可以预见,有的老师在看了我的上述分析之后,会不屑的说,马后炮谁不会啊。的确如此,这些分析都是马后炮,因为很少有学生在高考考场上能这么冷静的分析并熟练的运用“抄题干”这一技巧。 但是,如果我们在讲评课标卷的这些高考真题的时候,都能像上文所述的那样去分析标准答案和设问的匹配性,去分析阅卷时得分的“关键词”,那么,有没有可能,10个学生中就有那么几个比较聪明的学生能领悟到这种答题技巧并内化成一种答题习惯呢?

就像,打赏这个设置,还是可以勾选上的,万一有人会觉得这篇文章有那么点意思呢?缘分这种东西,谁说的准呢?

四.最熟悉的陌生人 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天池怪侠袁士霄融通百家,别辟蹊径,创出百花错拳。其妙处在于一个“错”字,每一招均和各派祖传正宗手法相似而实非,一出手对方以为定是某招,举手迎敌之际,才知攻击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精微要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须知既是武学高手,见闻必博,所学必精,于诸派武技胸中早有定见,不免“百花”易敌,“错”字难当,防不胜防。 在高考题中,也有这么一些空,有“百花错拳”的味道,乍看“熟悉”,实则“有变”,思维定式的考生往往“中招”。下面给朋友们分享几则高考题中的“百花错拳”,提醒各位将要应试的朋友,做新课标卷生物高考试题时,要警惕“最熟悉的陌生人”,越是熟悉的考点越要谨慎,仔细体会设问前后句语境的限定,避免思维定式导致的无谓丢分。

【例1】(2015新课标II 卷31节选)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时,某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分析】:看到题干中“种群增长速度最快”时,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对,K/2。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模型中,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K/2填过很多次了吧,但是这一空不能填K/2,因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前一句的语境限定是“当乙种群的种群密度为_____时”。

总体来说,新课标卷命题情景都不复杂,往往用新颖的设问角度来考察熟悉的主干知识,设问角度的新颖性又往往体现在前后句的语境限定。请体会下面的例子。 设问1:中心法则包括____________。

评 价:这是学生最熟悉的设问角度,地球人都知道怎么回答,当然也就没有区分度。 设问2: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_____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_______。

评 价:这是2015年新课标II卷的设问角度,高下立判。 【答案】(1)2.2头/km2 2头/km2(每空2分,共4分) 【例2】(2014新课标I卷40节选)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回答下列问题:(3)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条。

【分析】:这道2014年新课标I卷的高考题,从高考结束的哪一天,争论就没有停歇过。有鉴于此,本题的命题者,国家考试中心杨帆老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对此进行论述,刊载在核心期刊《中学生物教学》2014年10期上。让我们看看命题者的想法。 以下引用杨帆老师的文章:有人认为在该小题给定的条件下,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最多“100条”是对的,\条”也是对的,而我们认为“100条”是惟一的正确答案。该小题的关键词是一个细胞核,一个细胞核时染色体的数目最多是100条。因为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着丝点分裂后)出现在细胞分裂的后期,是无核的。无核条件下的结论与本题无关。而且从定义上讲,杂交细胞指的也是单核细胞。出现这种异议的原因可能是平时教学中过分强调细胞周期中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可达到原有数目的2倍。考生只记住了加倍,却没有注意到加倍发生在后期无核的情况下,而本小题的前提是一个细胞核。这种按照思维定式回答问题的情况在过去的高考中也出现过,因此建议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人认为,考生之所以会回答200条,与题目中提到的“最多”二字有关,“最多”用的不好。我们认为,有了“最多”二字,本题才是科学的命题。正如一位中学生物教研员所说:“最多”二字是必须有的,否则该小题的答案就无法确定,因为在细胞融合过程中染色体可能会丢失,这一点中学教学中没有提到。事实上,命题者对“最多’,二字是有过认真考虑的。第一,在本题一个核的前提下,有“最多”二字不会影响考生的答案;第二,如果没有“最多”二字,对了解染色体有丢失情况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可能无法确定题目的答案;第三,有了“最多”二字,试题才是科学准确的。

【答案】 (3)1 100 【例3】(2015新课标I卷30节选)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

【分析】:这一空看似简单,答案无非就是“神经调节”或者“体液调节”,二选一,但是很多好学生却做错了。原因何在?还原一下这部分考生的思考过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题干中剪断传出神经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该过程不属于反射,所以不能填神经调节。

但,问题是,“不属于反射”不代表“不属于神经调节”。我猜测命题人的想法本来是挺简单的,因为题干给的信息是“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因此只能填神经调节。学生做错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想多了,课标卷的有些空本来就是挺基础的。二是平时的训练中,“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这样的训练过多,形成了思维定势。

【答案】 (2)神经(2分) 五.获取信息能力如何考察最坑人

理综的全称是什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考考试大纲(生物部分)中明确指出高考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是: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这就意味着,高考的答案未必都是所学知识,也可能来自刚刚给你的题干中的课外材料中的信息。

1、题干信息可以直接作为高考题的答案 【例1】(北京高考题)成年女性排卵的前一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分析】:读题时要关注两类信息:熟悉的信息和新信息。熟悉的信息是指你能够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的这部分信息,例如本题中的“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新信息是指你不能够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题干中刚给你的这部分信息,例如本题中的“成年女性排卵的前一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教材中学过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调节的

结果是二者含量相对稳定,但本题的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相互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这显然与所学知识是矛盾的,因此这就是新信息,而新信息往往直接就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C

2、知识表达的准确到位可以借助于题干信息(抄题干)。 【例2】(2008北京30节选)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

(2)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3)如果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

【分析】:第(2)问中,雌蛙垂体悬浮液含有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雄蛙的垂体悬浮液中的促性腺激素能不能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当然可以。请注意题干“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蛙垂体”悬浮液包括雄蛙垂体悬浮液和雌蛙垂体悬浮液。那么地(3)问的2个空该怎么回答,怎么组织语言?很简单,抄第(2)问的题干。

答案:(3)雄蛙垂体悬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雄蛙垂体是也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3、新课标卷的选择题如何考察获取信息能力 分析近几年的新课标卷的选择题,题干都非常简洁,大部分都是“下列说法正确(错误)的是”,这些选择题的题干里几乎没有新信息。这样的题主要考察对知识的理解,以“刚正面”为主,不“坑”不“偏”,不用考虑太复杂,更不能钻牛角尖。注意,这跟平时做模考题是很不同的,很多模考题的命题水平跟高考题差距较大,模考题由于命制不出区分度高的大题,因此往往在选择题上为难学生,巴不得每个选项都挖坑。

课标卷的选择题最多有一个选择题考察获取信息能力,很容易辨别,往往就是题干较长的那一道题。

【例3】(2014新课标II卷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

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分析】:作为一道选择题,这道题的题干很长,很显然要考察获取信息能力。但读完题,你会发现,题干的文字描述主要是为柱状图服务,新信息主要蕴藏在柱状图中。因此正确解读柱状图就成了解题的关键。

对于这样一道题目,首先要在心里告诉自己,这

道题就是选择题里区分度最高的一道了,值得慢下来花3分钟认真的做。为什么要花3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它值6分。

首先对柱状图中的信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转换:

由柱状图可知,a、b、c组,花冠细胞吸水;a组吸水最多,a组细胞液浓度最低,A选项错误;由柱状图可知,d、e、f组,花冠细胞失水;f组是失水,但b组是吸水,所以f组失水量大于b组,B选项错误;水分进出

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的ATP,C选项错误;

【答案】D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