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09年广东省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9年广东省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

及对2010年中考备考的建议

2009年广东省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制),都能较好地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凸显自主探究,倡导核心价值,呈现出新课改的评价理念,做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正确分析2009年的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对我们做好2010年的备考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2009年思想品德中考题型特点

2009年广东省思想品德中考试题是依据《课程标准》,严格遵循考试说明命制的,试卷的结构、题型、题量、分值等与考试说明一致。

2009年的中考试题仍然坚持闭卷、书面笔答考试方式。题型分两类,一是客观性试题,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21题42分)和多项选择题(6题18分)。二是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题(1题6分)、辨析题(1题8分)、分析说明题(1题12分)、综合探究题(1题14分)。总共31个小题,满分100分。与2008年相比,题型、题量均保持稳定,接受过较好训练的学生基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009年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在呈现方式上,既有材料鲜活的文字题,也选用了直观生动的漫画题、图表题,卷面的材料丰富多彩, 图文并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读题兴趣,消除紧张、厌烦的情绪,有利于促使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和创新火花的迸发。

二、2009年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特色

2009年的思想品德中考试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我省的思想品德中考命题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呈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1

(一)试题时政化、本土化、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009年的试题基本体现了以上要求。表现在:

1.试题时政化,紧跟时代步伐。如2009年思想品德中考试题,考查了?全球金融危机?、?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治理污染?、?圆明园兽首拍卖?、?未成年人犯罪?等热点,试卷洋溢着浓浓的时代气息。一是与以往一样,试卷中设臵了5道单项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时事的掌握。可以说,这5道题考查了一年来国内外的时政大事,涉及政治、经济、体育、科技等各方面,占总分值的10%。二是在以材料作为切入的其他客观性试题中,有13道题采用了一年来的时政大事(第7、9、18、19、20、21、22、23、24、25、26、27、31题),共44分。全卷时事题共有54分,占总分值的54%。

2.试题本土化,紧贴本地发展实际。试题本土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亲近社会、关注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误区。一是有1道时事题(第5题)是广东省时事,占总分值的2%;二是有6题直接使用了广东省的时事作为背景材料(第18、19、20、23、25、26题),占总分值的15%;三是在所有的4道主观性试题中,有3道题直接使用了广东省的时事作为背景材料(第28、30、31题),占总分值的32%。以上三者共占全卷分值的49%。

3.试题生活化,突显其现实性。我省思想品德中考命题过程中能较好地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试卷中的大量试题都取材于社会及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图表、漫画等多种方式呈现,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将对学生的知识的考查、价值的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小角度切入,考查学生阅读

2

材料、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多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和体验,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类题目共有15道题(第8、10、11、12、13、14、15、16、17、18、23、26、28、29、30题),占总分值的52%。

由此可见,2009年的思想品德中考试题,既重视学生对国内外大事的关心,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的锻炼,同时还注意考题的本土化,鼓励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关心家乡的发展和进步等。

(二)试题融基础性、开放性、创新性于一体

1.试题具有基础性。2009年的试题基本都以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知识作为载体进行命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考查。如考查了?文明交往的艺术与技巧?、?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等基本知识。

2.试题具有较高的开放性。2009年中考的主观试题还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思想,包括设问开放、答案开放、评价开放。

设问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使学生有话可说,也愿意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如简答题第28题,通过背景材料?广东某中学班上新转来了一位女同学,父母亲是从外省农村来打工的。她刚转来班上时,说话带浓重的家乡口音,学习用具简陋,一直沉默寡言。在学校吃饭时,总是买盒米饭,低头走到食堂外,吃家里带来的咸菜。下课时,同学们微笑着向她打招呼,她总是以为别人在嘲笑她而臵之不理,也有个别同学对她冷眼相看。然后设问让考生回答:‘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各种同学行为的看法。’?围绕这个主题,答案可以有各种各样,如从?自尊、自强?、?自信、不自卑?、?融入集体?,?尊重、理解、宽容?、?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3

?主动沟通交流?、?主动为新同学提供力所及的帮助?……只要考生围绕题意和要求敢说话、会说话、说真话,均可酌情得分。充分体现了较高的开放性。

如第30题第(3)个问,?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如第31题第(3)个问,?广东某中学思想品德兴趣学习小组就全球金融危机给当地带来的影响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以下是他们调查表的一部分,请你协助填写以下表格: 发现问题 失业人口增加 主要原因 劳动者技能和素质较低 解决办法 ① ② 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 对外出口受阻 解决办法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答案和评价开放。从评分标准的规范来看,《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鼓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在广东中考思想品德历史上还是首次这样明明白白做出的规定,也是今后新课改的必然走向)。表现为主观题的答案倡导和鼓励多元而不唯一,采意与采点相结合,没有固定死板的标准答案,学生答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链接2009年广东省思想品德中考试卷答案及评分细则)

3.试题具有创新性。表现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鼓励,参考答案考虑到学生的普遍情况,同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独到的见解、有价值的创新的观点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在40分的主观题中,给了4分的加分(如简答题28题评分细则与要求的第二点:其他结合材料具体的做法,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但总分不能超过2分),这无疑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与课改新理念,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鼓励和保护。

(三)试卷是综合性、实践性与探究性的统一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