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教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土木工程地质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2005级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地质教案

(2006~2007学年2学期)

授课教师 邓 涛

岩土工程研究所

绪 论

一、主要研究内容

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的基本概念:

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

问题,也就是研究在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实施过程中合理地处理和正确地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不良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是为了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工程地质条件:

由于地质因素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因而把这些地质因素综合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

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 1. 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制约作用。

即地质条件以一定的作用方式影响工程建设。 如:地震、软土地基、岩溶洞穴、滑坡、崩塌?? 2. 人类的工程活动又反作用于地质环境。

如: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 水库修建诱发地震;人工开挖引起边坡破坏;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调查研究和解决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目的是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和评价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对建筑物或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工程地质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工程地质工作的三大支柱:(1)构造地质与岩体结构(2)工程地质力学(3)地质技术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地质学方法 (2)实验和测试方法 (3)计算方法 (4)模拟方法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岩土体的分布规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研究 2、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研究 3、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4、区域工程地质研究

二、工程地质学的作用及其发展

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60年代 第二阶段:到6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 1.大力开展地质工程研究 2.加强地质预报研究 3.加强地质体的改造 4.加强环境地质工作

第1章 矿物和岩石

概述

地 壳(Crust)

地球是一个实心的椭球体,两极稍扁平,赤道部分略向外突出,极半径(Polar radius)约为6365km,赤道半径(Eguatorial radius)约为6378km,平均半径(Average radius)约为6371km。

由于目前勘探手段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一些情况。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各部位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基本圈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很薄的一层硬壳,它的厚度从5公里到40公里不等。一般认为平均厚度为33km,人类工程活动都是在地壳表层进行的,一般都不超过 1km。地壳与其下部分的交界面称为莫霍面(Moho)。

地幔(Mantle)

地壳向下是地幔部分,其厚度约为2885km。其与以下部分也存在一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面(Gutenberg Discontinuily)。

地核(Core )

地幔以下的部分称之为地核。

图1-1 地球的内部圈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