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 阶段检测(1)自然地理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三维设计】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 阶段检测(1)自然地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自然地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材料,回答1~3题。

材料1:根据美国太空网站2011年9月16日报道,由于美废弃卫星月底坠落地球,称残片击中人的概率极低,仅为1/3200,公众尽可放心。

材料2:如右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

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 A.表面均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 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大

解析:“第二行星家园”的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其引力要比地球小,受引力影响形成的大气层厚度比地球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比地球弱,因而,昼夜温差更大。

答案:C

2.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

①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④假设此次卫星残片坠落“第二行星家园”,残片体积一定小于地球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因而“赤道平面”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3°59′,大于地球的23°26′,导致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于地球。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到“第二行星家园”这一球形行星上,必然出现太阳高度的“纬度”差异,行星表面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热力环流”。

答案:A

3.美废弃卫星自报道到坠落地球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北京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B.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时期 D.西欧正值阴雨连绵天气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解析:9月16日至月底,太阳直射点南移,北京白昼时间越来越短。长江流域伏旱多发生在7、8月份。澳大利亚正值春季,并非小麦播种时期。西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连绵天气较多。

答案:D

2011年2月14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经济和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关于德令哈天文科普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建设用地的批复,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审查。下图中的E点为集科普与天文观测于一身的德令哈天文科普馆拟建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与成都科普馆相比,德令哈天文科普馆建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优势主要为( )

A.人口密集,参观人数众多,有利于天文科普的开展 B.地势高,大气清洁,有利于天文观测 C.煤炭资源丰富,为该天文科普馆提供清洁能源 D.太阳能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解析:根据材料和图可以看出,该天文科普馆建在人口密度小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小,与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相比,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答案:B

5.下列景观图与德令哈天文科普馆拟建地区相符合的是( )

解析:A为黄土高原景观图,B为热带风光景观图,C为荒漠景观图,D图所示的高山冰雪与青海省的自然特征相符合。

答案:D

(2011·杭州检测)下图为中国陆地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6.③地区的四季类型是( ) A.全年皆冬

B.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D.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C.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解析:由图可知,③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高和海拔高的地区,气候寒冷,符合“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特征,故选C。

答案:C

7.关于“四季如春”地区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有( )

①冬季因纬度低而温暖 ②夏季因海拔低而凉爽 ③冬季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影响小 ④受季风影响强烈,气温变化幅度小

A.①② C.①③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由图可知,“四季如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冬季因纬度低而温暖,故①正确;夏季因海拔高而凉爽,故②错;冬季受北部高大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故③正确;受季风影响强烈,气温变化幅度大,故④错。因此,答案选C。

答案:C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观测站绘制的某河流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8~10题。

8.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

解析:根据水位变化可知该河汛期出现在夏季,且流量较大,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大气降水。故选A。

答案:A

9.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解析:由该河7、8月份水位偏低,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选D。 答案:D

10.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 A.同时右移 C.同时左移

B.M左移,N右移 D.M右移,N左移

解析: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M点将左移,N点将右移。故选B。

答案:B

(2011·北京朝阳区统考)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1~13题。

1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环节的水量和d环节的水量相等

B.若该地位于北美西部,则c通常为向西南方向输送的水汽 C.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D.e环节表示地下径流

解析:a环节为海洋水汽蒸发,d环节为陆地降水,海洋水汽在大气的交换、输送过程中会不断损耗,故A错;北美西部盛行西南风,且c为高空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因此c通常为向东北方向输送的水汽,故B错;e表示地表径流,故D错;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补给,即d环节,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12.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环节在海岸带地区主要为侵蚀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