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语文一模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语文一模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大河,都绝对唯一而无与匹敌;美丽的生命,苦涩而高傲,从不触类旁通,唯有一己的曼曼长波。

②它兼并了嘉陵江,势力得以壮大,于是丰盈,坚实,与群山较劲,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它投身于崎岖坎坷的幽谷,这一切,位处重庆和宜昌之间,那是它伟大的成熟岁月,充满暴力的年纪:险滩和山峡接踵而至的征途。

③重庆的岬角是它新生活开启的标志。当它来到此地,已经拥有了它美丽的醇厚色彩。它打磨了如许的陡岸,它舔舐了如许赤红、赭色、灰色或是微蓝的黏土,而它的水一旦混和了所有这些尘土,便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色泽。不再是愚蠢的清澈,不再是它源泉的眼神里那种天真;而是变幻如虹影的乳色;不再如玻璃般透明,亦不再冷漠……河岸与水的长期磨合造就了这油润的水流。它阻断窥探隐私的目光,藏匿深渊,唯示人以变幻的光影,时而铁锈色,时而蓝绿色,取决于这是它那流动之身本来的颜色,还是蓝天的颜色投映在它不透明的表面上。在翻卷这些泥土,翻卷微尘的过程中,大江回味过往,继续前程。

④重庆的岬角是它步入成年的标志。大江雄风浩荡的岁月,正是在重庆。正是在那儿,突然,嘉陵江呼啸而来。起初,尖尖的山嘴将它们隔开:它们本行将相遇,大山蛮横地插手将它们阻拦,在两边都造成了激荡。且看两个敌手先是猛然跳开,再重新扑向对方,厮打起来。它俩分歧显著,差异鲜明:水量、宽度、丰枯季节和水位完全不同。这种反差时时造成剧烈的涡流。大江和嘉陵江搏斗一场,取得了胜利,立即将对手拽上了自己的道路。此时的大江,水量丰沛,仍然鼓胀,只不过是在涪陵江口的对岸。这水融入大江的生命,它顿时春光焕然,步履轻盈。这水蹦蹦跳跳,透着一种天真朝气。正是在险滩的核心,大江所拥有的暴力品质、能量、对付大山的谋略,都达到了极致。险滩滩可谓强暴品质达到巅峰的时刻。它拥抱并包围的每一道障碍,每一次跌宕,都是一头活蹦乱跳的猎物,而大江似乎并不知道能否顺利过关。在这关口之前两三里的地方,我们看到它突然沉静下来,舒展肢体,流速减缓,仿佛陷入一种慵懒的状态。在此,大江肯定是自知即将进入险境,预作准备。在这儿,大江每分钟都在搏动,这是险滩的脉搏,决战在即的颤抖。

⑤正是如此,收魄敛魂,屏气凝神,专心致志,水流非常缓慢,却已经因奔向障碍而激动得发抖。大江准备就绪,只等第一次飞颤,周边的岩石不胜高峻,略无缝隙可通,大山拦在那里,扑灭了所有绕道的希望。大江开始加速,坚定无比地奋勇向前:它的脉搏总是堆持同样的节奏,然而愈来愈喧嚣,柔滑的江波变成了狂野的惊涛,涡流和轻微的震颤已经出现,最底下,左右两边突出的岩石像两道栈桥一样,收束着水流,所有奔腾的水正要从那里一泻而过。大江刹那间改变了性格,崩射而出,光滑得犹如一把镪亮的利剑,那是因急速而坚硬无皱褶的水;凝成一股绳的不屈的江流。

13

⑥然而在它岸边,下面,两旁,更深处,所有尚未过关的浩荡洪流在抗争,接着是所有它迄今未知的障碍、顽石、断壁。一些漩涡往一侧打旋,另一些则反向旋转,将它们碰破。水中有瀑布,有水洞。有自下而上的涌射,向水面冲破一只只水泡。大江分散在努力之中,仿佛碎成齑粉,没有脉搏,没有江流,没有意识。唯独在下一道河湾,当它恢复了宁静,平息了暴怒,仅仅当速度重新变得均匀,归于平衡; 大江回忆起先前的搏斗,于是明白,那一刻已成过往。 8.分析作者在第①段中描写的大河的特点。(3分)

①江河只知自己,独一无二,彼此不容。②江河的接触不是共存,而是吸纳和消化对方。③美丽、苦涩而高傲,孤独前行。(各1分) 9.赏析第③段描写江水颜色变化的画线句子。(4分)

以“愚蠢”修饰清澈,是说单纯透明的水流未经冲刷激荡,处于毫无经验的天真状态;(2分)而一当水流变成“油润”的“乳色”,则象征了反复磨合,由单纯走向了成熟;(1分)“铁锈色”“蓝绿色”的江水成功阻断了窥探隐私的目光,意味着河水的丰富、深沉。(1分)

10.第③段说“重庆的岬角”是大江“新生活开启的标志”,第④段说它是大江“步入成年的标志”,对同一地址赋予不同说法,请分析不同说法的原因。(4分) 大江进入重庆岬角时,打磨陡岸,舔舐各色黏土,拥有了醇厚色彩,意味着大江“新生活开启”;(1分)进入岬角后与嘉陵江搏斗,大江变得水量充沛、春光焕然;品质能量都达到极致,为下一步进入险境预作准备;(2分)“岬角”是大江由透明向醇厚的转折点,其时大江的力量和心态在厮打后都走向了成熟,“开启”与“成年”是对“岬角”不同侧面的刻画。(1分)

11.请以第⑤⑥两段为例,选择除修辞之外的两个角度,评析本文的语言特点。(4分)

[评分建议]概括语言特点,得1分;举例准确,评价其效果,得1分。举例略。 ①动词使用精准;刻画江流奔腾有声有色。②形容词摹状精确;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势。

③语言充满力度;与江流气势互为表里。④语言总体上风格典雅;四字句、文言短语的运用,雅洁爽净。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浣溪沙 (宋)周邦彦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

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夜寒谁肯剪春衣。

14

[注]①跳脱:手镯。戴上手镯这里指成年。②踏袜:来不及穿鞋,只穿袜子。趁:追逐。③剪春衣:裁剪春衣,寄给远方丈夫。

12.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争挽桐花两鬓垂”,以桐花装饰两鬓,尽显小姑娘活泼之态。 B.“弄影照清池”,小姑娘在池边欣赏自己妆容,一派烂漫天真。 C.“双腕重”,戴上金镯,说明姑娘长大成人,显得端庄、凝重。 D.这首词抓住细节变化,写出了女性从活泼到凝重这一必经历程。 13.对这首词的“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四弦悲”写儿时欢笑已经遥远,“悲”字堪称点睛之笔。 B.“夜寒谁肯剪春衣”,剪衣寄远突显丈夫不在身边之“悲”。 C.女性消失了儿时情态,说明生活艰难磨灭了她身上的灵气。 D.本词之“悲”主要体现于“虽儿情如昨,而回首俱非”上。

14.“出帘踏袜趁蜂儿”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儿时情态,细腻传神,请对此加以赏析。(3分)

小姑娘在室内本来是脱掉鞋子席地而坐的,大概在帘内看见蜂儿在采蜜,为了出帘追赶蜂儿,她来不及穿鞋,就踏袜冲出去;(1分)“出帘”“踏袜”“趁蜂儿”三个动词的错杂排列(动作的先后应是“踏袜”“出帘”“趁蜂儿”),(1分)写出了动作的迅捷和小姑娘的可爱情态。(1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孔夫人家传 刘树堂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若男儿,他日必成伟器。”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于我,家计窘甚。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夫人综理筹运,可汰者汰之,可减者减之。有息之债,典妆奁偿之。三年可敷用矣,五年有余蓄矣。夫人一日曰:“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语奇甚,询之,夫人曰:“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癸酉八月,先严由甘致仕,道出长安,疾劳交作。书至,夫人将分娩,代治装促驰往。冬仲迎养至保。侍奉三年如一日,先慈见背又复然。八弟树仁索捐花样,力不逮,夫人曰:“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

15

③癸未三月,权天津道,夫人偕行。秋,直东豫三省大水,天津众汇所归,无堤不险。力求抢护,未增料重赏不可。仆回取款,告夫人曰:“此举恐贻他日累。”夫人曰:“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悉出私蓄以给之。不足,开官库以补之。各堤埝无一溃者,由夫人不吝重赀,靡不一以当百,而踊跃争先也。是冬,就食者众,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④惟其明大义,顾大局,得以公私无忝;而夫人劳心苦思,匪伊朝夕,气体阴受其伤,而忽不加察。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耳。”

[注]①鞅掌:事纷扰烦忙 ②瀹灵府:浸润心田。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先生抚几而起曰( 拍,轻击 ) (2)典妆奁偿( 抵押,典当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力不逮( B )

A.追上,赶上 B.及,比得上 C.前后相接 D.趁机 (2)权天津道( D )

A.衡量,比较 B.权柄,权力 C.权宜,变通 D.代理官职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

夫人说:“穷困不是令人为难的事,身处穷困之中(学会怎样处置)才是难事;不考虑收入和支出的情况,是导致穷困的途径。”

18.对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B.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C.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D.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19.第④段除总结夫人性格中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还突出了夫人百忙中不忘读书吟诗(1分)、看重精神生活(1分)的一面。(2分) 20.文章记载的夫人的言语富有个性,请任举两例加以评析。(4分) [评分说明]任选一处,概述正确1分,评价正确1分。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