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浙江省五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记载,与如图所示密切关联的是

A. 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B. 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 C. 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 D. 禄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片内容所示的是都江堰,C项是对都江堰的描述,故选C项;A项描述的是坎井,B项描述的是郑国渠,D项描述的是灵渠,排除。

2.西晋初建,司马炎大行分封,想借此“历经长久,本支百世”,但事与愿违。这些皇族大权在手,相互倾轧,最后爆发了“八王之乱”,战火燃遍关中和大河南北,长达16年之久,以致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国家元气大伤。据此,可以推知

A. 秦统一六国,分封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B. 官僚政治的组织框架还未真正形成

C. 为强化中央集权,历代往往交替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 D. 西晋统一汉末三国的混战局面不符合历史发展大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司马炎大行分封”可知西晋时期依然实行了分封制,秦统一六国后分封制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选

A项;秦代实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的组织框架已经形成,排除B项;交替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西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排除D项。

3.南朝时,裴松之奉宋文帝之命注《三国志》。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也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所引史料凡一百五十余种,并抒发了他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 A. 《三国志》对史实的记述不一定比《三国演义》的描写更真实可靠 B. “正史”须经过不断地批注和修改才能具有研究历史的权威性 C. “以史证史”是进行史学勘误和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 史料研究并非多多益善,有时会出现毫不相干而烂入之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所引史料凡一百五十余种,并抒发了他自己

的见解”可知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是采取了广征博引的方式,故C项符合题意;《三国演义》属于小说,A项说法有误,排除;“正史”的权威性来源于其客观公正的记录,而非不断的批注和修改,排除B项;D项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4.《唐六典》载:京、都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谓秤以格,斗以概。)以

的三贾均市。(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政府 ①设有专门的市场管理官员 ②市坊的界限已被打破 ③都市中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④对违法者严格处理,规范经营秩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可知唐代政府设有专门的市场管理官员,①说法正确;根据“以伪滥之物交

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可知对违法者严格处理,规范经营秩序,④说法正确,故选D项;市坊的界限被打破是宋代,材料没有体现商业区繁华的内容,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

5.下表所列的历史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永乐大典》、阳明心学是明代,《抱朴子》、《洛神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秘塔碑》、松赞干布是唐代,《千里江山图》、“鹅湖之会”是宋代,故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②③④①,故选D项,排除ABC项。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所谓“三司”,第一是户部司,第二是盐铁司,第三是度支司。在唐代,由宰相亲自兼领尚书的一个司,如盐铁、度支之类,为对财政问题直捷处理方便起见……而宋代,则此三个司的地位提高了,独立起来掌握全国的财政。这表明 A. 宋代相权较唐代低落得多 B. 唐代宰相专权现象明显 C. 宋政府财政困难问题凸显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宋代“三司”地位提升,说明相权受到了削弱,由此表明宋代相权较唐代低落,故选A项;材料内容与唐代

《永乐大典》;阳明心学;《杏园雅集图》; 《抱朴子》;王谢世家;《洛神赋图》 《玄秘塔碑》;松赞干布;《长恨歌》 《千里江山图》;发明家唐福;“鹅湖之会”

宰相专权无关,排除B项;宋政府财政困难内容无从体现,排除C项;相权衰落反应的是君主专制加强,而非中央集权强化,排除D项。

7.西递、宏村、平遥古城是我国南北方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选项描述的内容与三个文化遗产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 “中国画里的乡村”、“中华一绝”、中轴对称

B. “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中华一绝”、“桃花源里人家” C. “中国画里的乡村”、“科学诗意最完美的结合”、神人共治

D. “桃花源里人家”、“科学诗意最完美的结合”、儒佛道“三教合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递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宏村被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中国画里的乡村”,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中轴对称,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理学思想。综上所述,故选D项,排除ABC项。

8.1902年,梁启超说道,“社会主义的最要之义,不过曰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原(源)泉”,并认为中国古代井田制与其有同一立脚点。这表明梁启超 A. 对马克思主义已有较深入认识 B. 最早提出了“民生主义”的主张 C. 从民生的角度介绍马克思主义 D. 极力主张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梁启超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一切共有,和古代土地国有的井田制趋同,说明他是从民生的角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故选C项;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肤浅和有偏差的,排除A项;梁启超并非是最早提出民生主义的人,排除B项;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不主张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排除D项。

9.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今年10月在武汉举行,武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城市,武昌、汉阳、汉口历史上合称为“武汉三镇”,下列关于“武汉三镇”的历史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1873年,外国人

汉口创办近代报刊《昭文新报》

②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企业汉阳铁厂

③1927年8月,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