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滁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此举将加重安徽省蚌埠以下淮河沿岸及漴潼河水系975.4km2低洼地的洪涝(渍)灾害,并产生长期和深远的负面影响。所以,需先期安排影响处理工程。 本工程的任务是根据洪泽湖抬高蓄水位的影响范围,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圩区和洼地排涝泵站及骨干排水河(沟)等工程建设,从而减轻或消除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对周边地区的不利影响,确保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的顺利实施。影响处理范围涉及江苏和安徽两省洪泽湖周边的10个县区。安徽影响处理区涉及滁洲、蚌埠、宿州三市的五河、泗县、明光、凤阳等4个县(市),影响处理工程项目包括:新建、重建、扩建及技术改造排涝站、排水干沟治理。

淮河干流回水影响范围截止于临淮关。沿淮淮南影响处理区包括女山湖(池河)、七里湖、潘村洼、申家湖、柳沟湖、花园湖等6片洼地;沿淮淮北影响处理区包括泊岗圩、郜家湖、张家沟(包括双河、蔡家湖、赤龙涧)、三冲湖等4片洼地。

怀洪新河回水影响范围止于西坝口。沿河洼地主要包括沿天井湖和沱湖周边洼地以及杨庵湖、王小湖、怀洪新河北岸、龙潭湖、大圩、唐河下游、石粮河下游等16片洼地。 安徽影响处理区总面积为964.2km2。其中明光市274.6km2;五河县552.6km2;泗县49km2;凤阳县88km2。

按照轻重缓急及投资控制安排,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主要包括影响区洼地排涝泵站及骨干排涝河沟工程等。

本次安徽影响处理涉及泵站总计52座,总排涝面积790.12km2,总设计排涝流量326.95m3/s。其中新建排涝泵站4座,排涝面积137.64km2,设计流量38.54m3/s,涉及我市的有凤阳县花园湖站和明光市码头站;拆除重建、扩建及合并重建排涝泵站13座,排涝面积219.57km2,设计流量79.84m3/s,涉及我市的有明光市东西涧站、南湖站、北湖站、胡台站;加固维修泵站35座,排涝面积432.91km2,设计流量208.57m3/s,涉及我市的有明光市女山湖站、李沟站、太平站、苏拐站、钱西站、广粮站、张郢站、桑庄站、九塘站、周郢站、孔埠站、红旗站、越湾站、北徐站、柳湾站、丁台站、张湾站、车巷站、梁山站、山高站、五一站、明光站、老窑站。总计安排新建、拆除重建及技改共52座排涝(灌)站,总装机容量29963kW,其中新建、拆除重建及扩建站17座,合计装机容量10205kW,技改站35座,合计装机容量19758kW。

拟疏浚开挖张家沟、石梁河下段河道、五河站郜湖排涝大沟和护岗河等4条骨干排涝河沟,岳庙、张姚、郭咀、黑鱼沟、彭圩、大路等6片洼地中的6条排涝大沟和6条新建(重建)泵站配套排涝河沟,合计拓疏长度为80.98km,需开挖土方量384.23万m3。

3、高邮湖大堤堤防加固建设工程

淮河入江水道上起洪泽湖边的三河闸,下至长江边的三江营,是淮河下游排泄洪水的主要通道,又是一条排涝、灌溉、航运综合利用的大型河道,对保障淮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极其重要。

天长市高邮湖大堤是淮河入江水道的右堤,保护天长市的天长镇、铜城、秦栏、高庙、杨村、界牌、龙集、桥湾、永丰、城南、万寿、芦龙等12个乡镇及安徽省农垦总公司所属大圹圩农场,保护总面积220.3 km2,耕地面积21.5万亩,人口18.2万。其中,新白塔河以北保护面积121.6km2,耕地面积11.85万亩,人口11.35万,新白塔河以南保护面积98.7 km2,耕地面积9.65万亩,人口7.85万。

防洪标准:天长市高邮湖大堤保护区内有天长市区、铜城、秦栏、高庙等12个乡镇及省属大圹圩农场,耕地面积21.5万亩,现状人口32.2万人,按目前保护区的社会经济现状,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确定高邮湖大堤工程等别为Ⅲ级,大堤的防洪标准为50-100年一遇。河口影响段中:新白塔河堤防按20年一遇设计,工程等级为4级,铜

龙河与秦栏河按10年一遇设计,工程等级为5级。

本次高邮湖堤防加固工程范围包括高邮湖大堤与境内三条支流的河口影响段。大堤加固长度34km;三条支流河口影响段加固范围为新白塔河左右堤、铜龙河左右堤、秦栏河左堤,其长度根据水面包络线确定,堤防总长23.47km,其中:新白塔河右堤4.17km、左堤5.0km,铜龙河右岸4.3km、铜龙河左岸5.0km、秦栏河左岸5.0km。

大堤加固工程主要内容有:①堤顶加高17km(采用防浪墙)与6km挡土墙;②填塘固基8.2km;③锥探灌浆堤段长16.486km;④新建堤顶泥结碎石路面长27km:新建上堤道路1.5km(泥结碎石路面);⑤拆除重建、新建、接长护坡堤段长33.142km;⑥沂龙闸、小关闸、沂湖闸、洋湖闸4座涵闸加固;⑦林台护坡接长10.65km;⑧新建林台长9.03km;⑨新建新白塔河口与铜龙河口防汛交通桥;⑩新建、重建、维修房屋4563m2(包括大堤与河口段护堤屋1800m2)。

河口影响段加固内容:①堤防加高培厚23.47km,②填塘固基9.9km,③穿堤建筑物21座,其中:新建涵闸2座,拆除重建涵闸15座,加固涵闸2座,封堵涵闸2座。⑤新建堤顶及上堤道路21.2km(泥结碎石路面3.0m宽)。

本工程按现行标准编制投资估算,总投资24659.25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6845.01万元;移民和环境部分投资7814.13万元;计划工期30个月完成。

4、天长市白塔河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白塔河泵站大型灌区位于天长市东南部,属淮河流域,灌区分布在新白塔河两岸,是天长市最大的提水灌区,灌溉水源以白塔河及高邮湖为主,灌区包括天长一个办事处和永丰、大通、石梁、新街、万寿、冶山、郑集、金集、秦楠9个乡镇,灌区受益面积475km2,设计灌溉面积37.93万亩;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是天长市主要粮食主产区之一,现有人口32.9万人,2007年工农业产值39.94亿元。

白塔河大型提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7.93万亩,27个机房总装机1.0904万kW,灌溉装机110台套,一级提水流量34.07m3/s,共分为四级提水,其中一级机房13座(其中排灌结合机房5座),二级机房10座,三级机房3座,四级机房1座。该灌区按照地形划分为5个灌溉控制片,即二峰站灌溉片(13个机房)、护桥站灌溉片(2个机房)、十八集灌溉片(3个机房)、万寿灌溉片(3个机房)、何庄灌溉片(2个机房),每个灌溉片由1座灌溉中型泵站组成,其中护桥站灌溉片分布在新白塔河北岸,其余4座灌溉站都集中在新白塔河以南。 工程建设任务:针对白塔河泵站灌溉方面存在的问题,白塔河泵站5个灌溉片拆除重建24个机房,加固机房3座,恢复与提高设计抗旱能力,将该灌区灌溉保证率,从现状约80%恢复到原设计的90%,减免旱灾损失,促进区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步伐。 排涝设计标准:规划的27座泵站中,有4座为排灌结合站,排区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暴雨采用重现期为10a的3d暴雨3d排至作物的耐淹水深。

白塔河灌区泵站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表 序号 站名 机房 装机(kw/台) 建设 性质 主要建设内容 现有 规划

1 二峰站 一机房 1440/8 1800/4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引水涵、泵房、机电设备 2 二机房 1730/8 1800/4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3 三机房 985/8 1400/6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4 四机房 650/6 910/5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5 五机房 330/3 440/3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6 六机房 225/3 300/4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7 七机房 185/3 185/3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8 八机房 75/1 90/2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9 九机房 55/1 90/2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10 十机房 74/2 74/2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

11 十一机房 180/2 180/2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12 十二机房 55/1 55/1 拆除重建 维修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13 十三机房 55/1 55/1 拆除重建 维修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小计 6039/47 7379/39

14 护桥站 一机房 675/5 775/5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3座涵闸、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15 二机房 675/9 780/5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小计 1350/14 1555/10

16 十八集站 一机房 800/4 1000/4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进水闸、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17 二机房 300/4 528/4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18 三机房 45/1 37/1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维修,更换机电设备 小计 1145/9 1565/9

19 万寿站 一机房 295/5 270/3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进水闸、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20 二机房 225/3 225/3 加固 重建进出水池、更换电气与1台电机 21 三机房 165/3 165/3 加固 重建进出水池,更换电气设备 22 四机房 110/2 110/2 加固 重建进出水池,更换电气设备

23 五机房 165/3 165/3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进水闸、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24 六机房 55/1 55/1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25 七机房 120/2 30/1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进水闸、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小计 1135/19 1020/16

26 何庄站 一机房 529.4/9 450/6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进水闸、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27 二机房 705.6/12 660/6 拆除重建 重建进出水池、泵房,更换机电设备 小计 1235/21 1110/12 合计 10904/110 12629/86

本工程按现行标准编制投资概算,总投资12973.65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2780.63万元;环境及水土保持部分投资193.02万元。

5、炉桥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炉桥泵站始建于1959年,是安徽省第一座大型电力灌溉工程,位于定远县西部严重干旱缺水的江淮分水岭地区。灌区北靠凤阳山麓,西连淮南铁路并紧邻高塘湖,南临沛河,东与池河流域丘陵区接壤,灌区的总体区位属江淮丘陵区。水源来自淮河支流窑河水系的高塘湖。 灌区分属定远县18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和长丰县沛河乡,受益面积649.65km2,受益人口28.2万人。设计灌溉面积57.46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75%。按行政区域划分,定远县灌溉面积为53.32万亩,其中炉桥泵站灌溉36.14万亩,水库自流灌溉17.18万亩;长丰县灌溉面积4.14万亩。

炉桥泵站有6级9站、6座水闸、两个反调节中型水库和一个管理总站,灌区6级提水泵站工程于1967年基本建成,灌区配套到1974年才初具规模。

炉桥灌区现有总装机8台套12425kw,提引高塘湖水17.6m3/s;灌区内有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11座,拦蓄当地径流面积323.66km2,总兴利库容4868万m3,灌区内主要干、支渠道共有33条,总长303.24km,渠系建筑物有710座。炉桥电灌站灌溉骨干工程包括进出水渠道、各级泵站及其配套水闸等。 炉桥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主要内容为:(1)一级站设计流量不能满足现状需求,需拆除重建;其余各站设计流量能满足需求,维持不变。对四级站进行加固;二级站一分站、三、五级站均需拆除重建。对一级站进水渠道滑坡进行治理,对泵站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进行必要的更新和维修,保障泵站的正常运行。(2)现有的引水闸(北湖闸)、一级站进水渠防洪闸、出水渠防洪闸、二级站二分站进水渠防洪闸、五级站进水渠防洪闸、五级站出水渠节制闸等6座涵闸均为圬工结构,需拆除重建。

本工程投资估算工程部分投资17199.73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1563.61万元),水土保持工程94.71万元,环境保护工程83.56万元,工程投资总计17378.0万元。

6、沙河集水库抬高蓄水位工程

沙河集水库是我省十二座大型水库之一,具有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等多种功能。工程始建于一九五八年,由于质量问题,水库一直未能按设计标准运行,正常蓄水位暂定为37.50m。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对大坝、南涵洞、溢洪道及其附属设施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质量已能满足提高蓄水位至40.50m的要求。为实现沙河集水库除险、加固、增蓄的目标,必须做好库区土地征用和移民安置工作,征用土地及房屋拆迁范围包括水库库区高程在37.5-40.5m(吴淞高程,下同)的土地、在38.0-40.5m范围内的房屋。涉及南谯区两个镇、12个村(居委会)、51个村民组。分别为沙河镇的龙亭、草王、街道、东圩,4个村的18个村民组和珠龙镇双塘、兴珠、北关、广卫、木庄、街道、珠龙、清流8个村的33个村民组。另有4个国营单位(白米山农场、白米山林场、沙河渔场、大柳羊场),共有土地5095.87亩,1251户,3826人,房屋17092.72平方米。

扩建沙河集水库,抬高增蓄,可增加库容4733万m3,通过沙城干渠,补给城西水库水源,保证滁城及滁城自来水厂管网延伸至大王、腰铺、乌衣镇等居民生活用水。 预计工程总造价1.5亿元。

7、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滁州市境内共有水闸50座,其中大型6座,中型8座,小型36座。大中型水闸14座中,共有9座大中型病险水闸,其中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8座;长江流域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5座;淮河流域中型水闸3座。

根据滁州市病险水闸的具体情况,拟列入专项规划的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8座,根据水闸安全鉴定的有关规定,被评定四类病险水闸的工程需要拆除重建或降低标准使用,被定为三类病险不闸的工程需要进行除险加固。针对四类闸,根据我市大中型水闸中的重要性,大中型水闸不适宜降低标准使用,一方面,建筑物本身的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另一方面极易造成洪涝灾害,且由于无法正常蓄水,造成灌区无水可灌,从而影响本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均采取拆除重建的方法,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根据加固内容以及本区域已加固中型水闸及我院的相关工程设计指标,框算加固工程量,考虑现行材料价格,并参照已加固或重建水闸投资情况进行投资框算,具体见下页表。

滁州市拟列入专项规划的病险水闸表 序号 水闸

名称 所在地 所在流域 最大过闸流量(m3/s) 安全鉴定类别 建成年代 主要病险问题 拟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