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滁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制在最低程度,“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减灾效益约达100亿元,尽管如此,仍然有一定的灾害损失。

2005年先后遭遇了干旱、风雹、龙卷风、台风、秋汛等多种自然灾害,特别是遭受了9号台风“麦莎”和13号台风“泰利”袭击,造成滁河、淮河流域暴雨台风成灾,直接经济损失8亿多元。

2007年我市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滁河襄河口以上段发生了超过1991年的历史第二高水位,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2008年受第8号台风减弱成的低气压影响,7月31日至8月2日,我市滁河流域普降暴雨、特大暴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洪水,洪涝灾情严重,直接经济损失30.25亿元。 5、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对5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治理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8.57平方公里,新建水保林3.53平方公里,新建经果林1.71平方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 6、水管体制改革全面结束、行业管理不断加强

水管体制改革全面结束。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全面推行了建设管理“四项制度”,水利建筑市场逐步规范。水文观测设施,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布点趋于合理。“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水利建设、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执法、普法、政策研究和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4]102号)文件精神,我市于2005年元月10日正式启动了全市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过4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于2008年底基本完成4县、2市1区和3个市直属管理单位水管体制改革任务。一是理顺体制,职责明确。通过改革,所有水管单位全部定性纯公益性单位或准公益性单位,科学设置了岗位,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对职工实行了竞聘上岗,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二是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改革后125个水管单位,水管单位总数减少了2个;共批准编制2853个,实际上岗职工2718人,分流职工1089人。三是“两费”落实,队伍稳定。2008、2009年各级财政投入水管单位经费4071.9万元、4074万元,2010年接近5000万元,人均月工资达到1000元以上,职工收入稳定、思想稳定、工作稳定。四是激发活力,管理规范。改革后,引入了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增强了职工压力感和责任感,职工工作动力增强,工作积极性提高,水库检查、观测等日常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管理面貌得到改观,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完成19座中型水库、7座大中型水闸安全鉴定工作。五是目标明确,争先竞优。水管单位积极开展了达标建设工作,各地都在争创省级和部级管理单位,形成了以达标建设促工程管理的良好氛围。沙河集水库管理处、黄栗树水库管理处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获得省二级管理单位。

牢牢抓住工程安全这项中心任务,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监督、优化服务,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跨越池河及唐河桥梁建设方案、菱溪变电站进站小桥建设方案、清流污水处理厂尾水及超越水排放管道施工方案、滁州市纬二路过路箱涵建设方案等20多项涉河项目建设方案审批工作,规范了涉河项目审批管理,初步建立起了涉河建设项目工程审批制度。

7、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展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取水管理不断加强,工业和城镇生活取水许可审批率为95%,农业取水审批率为90%。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深入,逐步完善工业和城镇生活取水计量设施,初步建立了取水、用水监督管理体系。水资源费收取力度逐年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专栏1 “十一五”水利建设与发展主要成就

★ 滁河治理应急工程批复投资10007万元全部完成。

★ 36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批复总投资99101万元。 ★ 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10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0.45万人。 ★ 加固小水库271座已经全部完成,完成总投资4.5亿元。 ★ 全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减灾效益约达100亿元。 ★ 完成池河、杨村河、铜龙河洼地治理1213万元。 ★ 完成行蓄洪区撤退道路86公里,投资1.045亿元。

★ 淮河干堤险工段加固、滁河、濠河堤防加固等一批灾后重建工程全面完成。

★ 驷马山、女山湖两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6288万元,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9万亩。 ★ 泵站更新改造4处,0.313万千瓦。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2平方公里。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达3.5亿元。 ★ 工业和城镇生活取水许可审批率为95%,农业取水审批率为90%。

★ 2008年底基本完成4县、2市1区和3个市直属管理单位水管体制改革任务。 ★ 完成20多项涉河项目建设方案审批工作。

★ 沙河集水库管理处、黄栗树水库管理处获得省二级管理单位称号。 8、水文事业快速发展

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站点293个,其中水文站12个、水位站20个、雨量站121个(工管单位36个)、水质监测点114个、墒情监测站18个、蒸发站5个、泥沙站3个,形成了遍布全市主要江、河、湖、库的水文水资源监测和情报预报网络。已建成明光、滁州2个水文巡测基地;1个水旱情分中心。初步建设了基础水文数据库;编制了淮河、滁河流域重要节点洪水预报方案;开发了水情信息系统、大型水库洪水预报系统、数据库查询分析系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河流、水库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艰巨,特别是滁州市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水利事业提出新的要求,我市水利事业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呈现出的水问题依然严峻,仍然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洪涝灾害仍然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整体防洪标准偏低,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比较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滁州、全椒县、天长市、明光市、凤阳县临淮镇及定远县炉桥镇等城市(工业园、开发区)防洪标准偏低,城市(工业园、开发区)排涝体系尚未建成;沿淮、沿江洼地圩区排涝标准偏低,仅3-5年一遇;沿淮行蓄洪区建设严重滞后,行蓄洪区内仍居住着16.7万群众,生产生活还极不安定;滁河和多数中小河流尚未进行系统治理,防洪标准普遍不足10年一遇;全市尚有840余座中小型水库存在隐患病险,其中有12座中型水库属三类坝仍未进行加固,除险加固任务艰巨。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市洪涝灾害直接损失超过51.25亿元。 2、水资源短缺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加之部分河湖水体污染,区域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全市旱涝保收面积414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593万亩的69.8%,易旱易涝面积为30.2%,仍占较大比重。定远县、来安县等城市饮用水保证率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供水,缺乏统一供水保障体系;全市仍有15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3、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迅猛,因污染治理进程缓慢,河湖水体污染严重。全市多数河流湖泊遭受污染,符合一、二级水质标准的水域已缩减至1/4,水生态环境总体状况没有根本好转,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趋于激化。城西水库、女山湖、高塘湖水体富营养化依然突出。局部地区地下水氟、砷超标,中深层铁、锰等超标,氯化物超标、苦碱水等原生水质问题与地表水体污染造成的次生污染问题并存,进一步加剧了严峻的水污染形势。

4、投入机制不健全,仍是水利发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碍

全市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投资渠道单一,水利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市县财政对水利投入还不正常,投资偏少,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两工”取消后,农村水利投入渠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社会资金还未真正撬动。 5、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总体薄弱局面尚未明显改观 已建农村防洪和灌排工程普遍存在标准低、老化失修和效益衰减等问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大型灌溉工程均已运行了50年以上,驷马山、女山湖、炉桥等大型灌区的骨干工程建筑物损坏率达45%,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程度低和老化失修现象严重;病险小水库830余座、小型蓄水工程设施残缺不全;机电排灌站年久失修,运行困难。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形势严峻。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尚未形成,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劳动积累工逐年锐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陷入困境。 6、水利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水资源和公共利益缺乏有效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加大。水资源使用权益不明晰,水资源开发无序竞争,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尚有待研究确立。基层水管单位的工程运行和维护经费严重不足,大量公益性支出公共财政没有承担;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内部运营机制不活,技术管理人才缺乏,职工队伍不稳现象有所加剧。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侵占河道和妨碍河道行洪的现象时有发生,防洪减灾社会化保障体系亟待建立。涉水事务管理的政策制定、制度建设、规划编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仍需进一步完善,水文及信息化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水利投融资、水价形成、水费征收体系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重大需求

滁州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全市着力打好区位、资源、环境三张牌,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产业园、紧靠南京的城市新家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十二五”及到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奋力冲刺“双超”和“千亿滁州”目标,争取尽快进入全省前列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也是经济社会矛盾日益凸现的阶段。“十二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收入再上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到2020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实现滁州崛起的宏伟构想。与此相比,我市水利建设、发展和改革的现实与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重要流域和区域的防洪标准较低、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是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接产业转移,迫切需要水利作可靠的保障。随着全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水风险、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都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等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滁州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水利作强有力的支撑。滁州市是南京

一小时都市圈核心成员,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三角进军中西部的滩头阵地。实现滁州市“三大战略”,全面建成新型工贸旅游城市的宏伟蓝图,奋力冲刺“双超”和“千亿滁州”的宏伟目标,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分迫切需要水利提供强有力的水环境与水资源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百亿粮仓”,迫切需要农村水利作强大的后盾。滁州作为农业大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百亿粮仓”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点和难点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强以小型蓄提水工程和万亩以下小型灌区配套、3万亩以下排涝区配套为重点,加快以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带动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基石。 (四)水利发展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为水利建设拓宽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滁州市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滁州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宝贵经验,积极应对水利发展和改革面临的诸多挑战,化危为机。 1、“十一五”时期水利发展宝贵经验

“十一五”时期是滁州市水利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认真总结五年发展的宝贵经验,对于牢牢把握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加速民生工程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支撑和保障滁州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必须始终坚持从滁州市“追、超、进”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扭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个中心,打好区位、资源、环境三张牌,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产业园、紧靠南京的城市新家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切实把上级的精神与滁州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抓项目建设,以实施治淮“新三项”工程为主抓手,充分利用项目前期储备,加速滁河及其支流的综合整治工程,大力实施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水利基础设施。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理念,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不断强化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等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必须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切实履行政府管理社会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效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2、水利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持续稳定,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社会对水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加大水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确保粮食安全战略和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加快水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二是随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治水新思路的不断发展,研究制订正确的水利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方向更加明确。三是“十一五”特别是2008年以来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水利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进一步巩固水利建设成果,就必须大力发挥水利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兴利除害作用。四是我市综合财力不断提升,为水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