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题九 戊戌变法

强化训练(A)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以人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3)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

解析: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在维新思想宣传中,都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变法维新,但在政治主张上各有侧重,宣传方式有所不同。解题时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3)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

——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钱穆认为康有为认识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1

(2)从材料二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主张:君主立宪。背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不足之处: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

(2)促成民族觉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定国是诏》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博采西学”“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并结合康有为的思想回答。第(2)问可结合两人主张变法的不同目的回答。 参考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强化训练(B)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材料二 有人指出: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戊戌变法核心人物和维新运动的领袖”;也有人认为:“一般历史学者……往往受制于改革或革命观点偏见,致使康在百日维新中的影响及康与光绪之间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过高评价了康有为。”

(1)材料一中“他们”面临的“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指什么?请举一例说明“他们”是如何“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的?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试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评价康有为在这一时期的活动。

参考答案:(1)形势: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的民族民主意识高涨,掀起救亡图存的高潮,危及士大夫的既得利益。说明:康有为撰

2

写《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方法:一分为二、辩证的发展的观点,一要看历史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二要看他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评价:康有为这一时期的活动,使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改革运动进入政治层面,并有了比较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与许多西欧派人不同——他们警告说俄国会因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遭到失败——斯拉夫派人很有信心地预言,俄国专制制度的优越性会导致一个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克里米亚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而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

解析:第(1)问结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俄国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分析。第(2)问结合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分析,可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归纳。

参考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了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影响了近代民主革命。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1)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的主要不同点。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中日改革的不同之处对我国现阶段深化改革的启示。

3

解析:第(1)问不同点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可从领导者的力量、改革措施的全面有效、改革的影响等角度来归纳。第(2)问启示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经验教训来分析即可,如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需要先进的指导思想,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改革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等。

参考答案:(1)不同点:日本改革的推行者更加强势,日本改革派掌权,而中国维新派无实权;日本改革更加全面与彻底,涉及政治制度各个层面,而维新变法没有从实质上触动封建制度与文化;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选择性更明确,军国主义色彩极其浓厚;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中国戊戌变法变法最终失败。

(2)启示: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不断深化;改革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需要先进的指导思想。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