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 形态学实验 B 探究性实验 C 解剖学实验 有较强的创造潜力,学习成绩有波动的学生属于下列哪种学D 分类学实验 E 生理学实验 习类型 3、生物实验课前应做的准备有 A.合作型 B.介入型 C.竞争型 D.逃避型

A 最好选取活的、新鲜的材料 B 检查实验设备用具 6、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是植物新C 配制出药品 D 预设多种实验方法 陈代谢的几个要素,对它们的分析为 E 进行预试 A.因果分析 B.要素分析 C.层次分析 D.网络分析 4、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是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7、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渗透吸水,显示A 组织教学 B 指导性谈话 C 学生实验操作 了知识的哪个方面的分析

D 教师现场指导 E 实验小结 A.因果分析 B.要素分析 C.层次分析 D.网络分析 5、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8、不属于家庭学习资源的是 A 从生活中提出探究课题 A 实验室与图书馆 B 家禽与家畜 B 使学生明确目的方法和步骤 C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C 家长与亲戚 D 花园与宠物 D 引导概括规律 E 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9、不属于社区学习资源的是 6、模仿式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A 报刊与杂志 B 田间与山丘A A 教师对每一步骤提出要求 C 动物园与植物园 D 良种站与养殖场 B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操作 10、态度和交往目标一般采用下列哪项评估手段 C 教师加强检查和讲评 D 学生主动地做实验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观察学生的行为 E 要求学生熟练、快速地操作 11、教师解释探究的程序并阐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概念属于

第九章: 生物学教师的备课 探究训练程序的哪一阶段

(二)填空题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1、教学是一种复杂而又细致的创造性工作,目标指向性、12、准备道具,布置舞台是角色扮演程序的第几阶段

__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是生物教师活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动的重要特征。 13、生物学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2、由于组成教学活动的诸因素是在不断 着的,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

所以教学活动是一个__________系统。 A 导言 B教学进程 C 教学板书 D 教学设计 3、教学成功的基础建立在教师备课工作的规范化、________14、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 化、________化之上。 A.描述 B.识别 C.列出 D.关注 4、当代教育设计理论家罗伯特·M·加涅大力倡导教学设计15、下列哪项不属于技能性目标动词

的一个最基本的 ,既A.体验 B.模仿 C.运用 D.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 5、学习任务不仅蕴涵着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A.参加 B.阐明 C.交流 D.认同

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17、“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述教学目标时的哪个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方面的变化。 要素 6、教学主线由____________ 的主线和______________ 的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主线共同组成。 (四)多项选择 7、分析教材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实质1、下列哪几项为备课的意义

的过程,要注意走出“______________”的误区,按照A. 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课程标准和学生的 灵活地处理教材。 B. B.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 8、检测的目的不只是给学生评等级,还包括确定学生的C.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成功 D.教学目标的指向

_________ ,以便查明教学的薄弱环节和疏漏之处,为E.教学经验的借鉴 教学补救提供 。 2、下列哪几项属于备课的依据 9、生物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时间是影A. 教学的预见性 B.教学的计划性

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 ,也是重要的C.教学对象的需要 D.教材内容的规定 ______________。 E.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10、教案只能反应出对实际教学的___________ ,因此在应3、备课的内容和程序通常包括下列哪几个方面

用中不能_________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A. 备学生 B.备任务 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C.备目标 D.备检测 E.备过程 (三)单项选择 4、下列哪项属于学习任务的知识领域 1、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是 A. 内化成个性品质 B.记忆信息,理解概念 A 有针对性、有鲜明性 B 有随意性、有趣味性 C.运用规则与原理 D.掌握策略与方法 E.C 有组织性、有计划性 D 有过程性、有完整性 模仿动作与整合动作 2、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的备课理念 5、下列哪项属于学习任务的态度领域

A 以学生为中心 B 以书本为中心 A. 记忆信息,理解概念 B.有意接受与主动反应 C 以课堂为中心 D 以教师为中心 C.内化个性品质 D.提倡团队精神 E.模仿动作与整合动作 3、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包括哪方面? 6、教学难点是根据学生对知识心理理解的便利与否以及学A 经济的需要 B 情感的需要 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确定难点应从下列哪几个方面C 应用的需要 D 求知的需要 考虑 4、天资过人,不服输,有争先的强烈心理愿望,强烈的自A. 知识的深度 B.教学的重点 尊心导致心理脆弱,对学习成绩的看重往往忽略其他方面的C.学生的接受能力 D.学生的活动能力 E.关键性知识 发展,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类型 7、下列哪项属于课程资源的有形物质资源 A.合作型 B.介入型 C.竞争型 D.逃避型 A. 教具 B.家长的态度 C.学生已有的经验 5、对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对某一单科有偏好,常不满足D.仪器设备 E.教材 于常规教学内容,不屑于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有钻研劲头,8、下列哪项属于课程资源的无形人文资源

9

A. 教材 B.学生已有的经验 1、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 C.家长的态度 D.仪器设备 E.科技馆 A 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 9、常见的教案形式有下列哪几种 B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A. 文字式 B.表格式 C 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D 诊断学习困难,C.程序式 D.图文式 E.综合式 激发学习动机 E 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10、下列哪几项是教学目标包括的主要要素 2、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A

A. 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常模参照评价 B 配置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C.行为条件 D.行为客体 E.表现程度 D 形成性评价 E 终结性评价

第十章:生物教育评价 3、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二)填空题 A 常模参照评价 B 实作评价 C 纸笔测验 1、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可分为 评价和 D 形成性评价 E 效标参照评价 评价两种。 4、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三)单项选择题(无) A 依据教学目标 B 兼顾多重目标 (四)多项选择题 C 采用多元方法 D 重视反应过程 E 善用评价结果

《生 物 学 教 学 论》

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二、填空题: 1、(分科、综合) 2、(必修、选修) 3、(《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4、(成果、行为动词) 5、(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6、(10个、“人与生物圈”) 7、(出发点、依据) 8、(总目标、具体目标) 9、(书籍、工具) 10、(课程标准、教育方针) 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 6、B 7、D 8、A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ADE 3、ABD 4、BC 5、ABCD 6、BDE 7、BD 8、ABC 9、ABCDE 10、AC 五、简答题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

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并且能够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生物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变化和挑战,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去面对日后必须要面对的与生物相关的问题。适当介绍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产业和职业,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六、论述题

1、为什么中学阶段要开设生物学课程? 答:要点:

(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①从课程性质来说属于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②生物学课程是科学课程。它不仅有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途径和方法。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③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①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②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 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并且能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去获取、判断、筛选和利用信息,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③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生物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和挑战,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去面对日后必须要面对的与生物相关的问题。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课程虽然不是职业教育,但也适当介绍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产业和职业,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3)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2、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4、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如科学家的发明)。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

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

二、填空题:

10

1、(静态、动态) 2、(研究的方法、技术和社会) 3、(观察、实验) 三、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B 5、B 6、A 7、D 8、B 9、C 10、C 11、B 四、多项选择题

1、AB 2、ACD 3、ACD 4、CDE 5、ABCDE 6、ABCD 7、ACD 8、ACDE 9、BCD 10、DE 11、AB 五、简答题

1、科学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答:(1)定量化。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依赖于精确的测量。 (2)观察与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石。

(3)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对预期的要求。 预期的要求是出自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预期要经得住实验的检验。 (4)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

(5)科学过程。有人将科学过程纳为一系列有逻辑关系的工作步骤:如确认和表述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为检验

假设寻找证据;根据证据来评价假设,如有必要并对其修改;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应用于解决相似的问题之中。

六、论述题

1、试论科学素养与生物学教学 答:要点:

(1)科学素养的概念: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物,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2)中学生物学课程肩负着培养所有学生生物学素养的重任。①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活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②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3)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操作建议)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2、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越快。 3、近因律: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4、准备律: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这被称为准备律。

5、练习律: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牢固程度与练习次数有关,这被称为练习律。

6、效果律:刺激—反应联结的增强或削弱与反应后获得的是奖赏还是惩罚有关,称为效果律。 7、操作性反应:斯金纳把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 8、应激性反应:斯金纳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引发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反应。

9、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对现有概

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10、错误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已往的学习中形成了的那些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经验的理解。 二、填空题: 1、(行为主义、认知主义)2、(桑代克、学习理论)3、(行为主义学习、认知主义学习) 4、(频因、近因) 5、(频因、近因) 6、(正强化、负强化) 7、(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强化理论) 8、(应激性反应、操作性反应) 9、(程序、程序) 10、(映像、图像)11、(先行组织者、学习材料) 12、(意义学习、学习内容) 13、(建构主义、主体与客体之间) 14、(教师、建构自己的知识) 15、(解释、实践) 16、(先前概念、科学概念) 17、(现有概念、新概念的有效性)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6、B 7、B 8、A 9、D 10、A

11、D 12、B 13、C 14、A4 15、B 16、D 17、B 18、A 19、B 20、A 21、C 四、多项选择题

1、BCD 2、CE 3、ABE 4、ABD 5、BCD 6、BC 7、BCDE 8、ACD 9、BDE 10、BDE 11、ABCD 12、DE 13、CDE 14、ABCD 15、AE 16、BCE 17、ABCD 18、BC 19、BC 五、简答题

1、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1)学习是从原有的刺激-反应关系到建立新的刺激-反应关系,表示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的。 (2)刺激-反应联结理论说明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 (3)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4)近因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5)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渡学习和集中学习。

2、发现学习主要有哪些特征? 答:(1)强调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

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2)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和图象性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

(3)强调内在动机。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布鲁纳认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4)强调信息提取。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提取。

11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材料之前,脑海中的相关概念有多有少,存在个别差异,新知识的学习则是在这存在个别差异的先前概念之上。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习科学的概念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再构建自己的意义。 (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学习的发生在于解决认知冲突或不平衡的认知结构所发生的改变。个人的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有效。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科学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素材以及学习伙伴的互动来进行。 4、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强调哪些方面? 答:(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

教师应认真考虑学习者先前的知识背景,呈现的教学内容应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范围之内。 (2)角色的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适时创造机会由学生自己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

旧知识的差异,进而再构建自己的新认识。 (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建构者,教师要注意调整现有的教学材料,布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学习者的反省及思考。

(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 (5)重视合作学习方式。

注重师生之间、学习伙伴之间充分的沟通互动。

5、建构主义理论给生物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 答:(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2)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4)把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到应有的高度; (5)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6、概念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答:(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新概念的合理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 六、论述题

1、试论建构主义理论与生物学教学 答:要点:

(1)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②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者的经验、注重以学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③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从学者的经验出发、角色的调整、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2)建构主义理论对生物教育的启示:

①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② 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③ 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

④ 把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到应有的高度

⑤ 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的

(3)生物教学应如何进行(谈谈自己见解)。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的概念转变? 答:要点:

(1)概念转变理论: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

(2)概念转变的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3)生物教学中前概念及错误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理解的偏差、遗忘、日常生活经验等) (4)具体教学中可采取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2、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和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语

言就是教学语言。

3、提问技能: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4、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 5、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6、语言强化:是教师运用语言,即通过表扬、鼓励、批评和处罚等方式来强化教学的行为。 7、标志强化:是教师运用醒目的符号、色彩对比等各种标志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8、动作强化:是教师运用师生之间交流动作来强化教学的行为。

9、活动强化:是教师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相互影响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10、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