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年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完整版)2019年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实验探究题(2小题,共18分)

26.(6分)在实验室,我们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供选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a的名称为 。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 (3)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探究CO2确实能和

NaOH发生化学反应,华雪同学选用了下列两种装置进行实验,都证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选择装置I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②选择装置Ⅱ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着导管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③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12分)菱铁矿和赤铁矿一样,也是工业上冶炼铁的一种矿物。某种菱铁矿中铁元素的主

zH2O]的组成,华要存在形式是碱式碳酸亚铁,为测定碱式碳酸亚铁[xFeCO3gyFe(HO)2g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a.碱式碳酸亚铁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FeO、CO2以H2O。

b.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可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c.石灰是NaOH及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 后,准备称取3.40 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放在装置B中,连接仪器。

(2) ,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3)关闭弹簧夹K,加热装置B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再打开弹簧夹K,缓缓通空气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再次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所得数据如下:

加热前 加热后

装置C/g 200.00 200.36

装置D/g 180.00 180.88

装置E/g 180.00 180.00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3.40 g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分解过程中生成H2O的质量为 g,CO2的质量为 g,装置E的作用是 。 【实验结论】

z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 (5)在xFeCO3gyFe(HO)2g【实验反思】

(6)装置A的作用是 。

(7)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的残留固体可能全部是FeO。也可能全部是Fe3O4。还可能是 。

(8)为了得到装置B中残留固体的组成,华雪同学称得装置B中残留固体质量为2.24 g后,通过计算可知:残留固体的组成及各成分的质量为 。 五、计算题(2小题,共10分)

28.(4分)超市购物小票上含有BPA(双酚A),网上流传消费者接触小票会致癌。我国规定:超市购物小票上双酚A的含量应不超过0.6 mg/Kg。按照这个标准,收银员即使每天接触小票10个小时,双酚A通过接触进入人体的量也不会比安全剂量低几十倍。因此,普通消费者一天接触几张购物小票,致癌概率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1)双酚A的化学式为C15H16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若每张超市购物小票的质量为5 g,则其中含有双酚A的质量应不能超过

mg才能符合国家标准。

29.(6分)在锥形瓶中加入80.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在天平上称得质量为56.0 g,再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得质量m1。将上述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 (1)m1 m2(填“>”或“=”或“<”)。

(2)锥形瓶的质量为 (用含m1或m2的代数式表示)。 (3)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结果)。

2019年株洲市中考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A、干冰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塑料降解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铁水铸成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汽油除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A、铝是由铝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B、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是混合物。 C、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是混合物。 D、蔗糖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4.【答案】D

【解析】①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②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

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④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5.【答案】C

【解析】小孩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主要是由于缺锌引起的,需要合理补锌。 A、高钙奶的营养成分主要是钙元素,故A错误。 B、补铁剂的营养成分主要是铁元素,故B错误。 C、补锌剂的营养成分主要是锌元素,故C正确。 D、海带汤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碘元素,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可以用药匙。 7.【答案】C

【解析】A、舍勒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但受传统学说的影响,错过了发现空气组成的

机会,故选项错误。

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B、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能析出晶体,故选项说法

错误。

D、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且溶质种类不同,碳酸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硼酸不饱和溶液

的浓度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9.【答案】A

【解析】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是0,因此图中与

碳纳米管对应的点是A。 10.【答案】B

【解析】我国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11.【答案】A

【解析】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

的,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 A、煤焦油属于煤加工的产品,故选项符合题意。 B、润滑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 C、柴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 D、煤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 A、由数据可知,薄荷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7~8,即土壤略显碱性,故错误。 B、由数据可知,草莓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为5~7.5,即土壤略显碱性,故错误。

C、由数据可知,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为4.8~5.5,即土壤显酸性,不适宜在碱性土壤

中生长,故正确。

D、由数据可知,薄荷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7~8,即土壤略显碱性,故错误。 13.【答案】D

(【解析】A、NaOH溶液与NH4Cl、Fe分别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红褐2SO4)3反应,

色沉淀,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AgNO3、NaCl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C、CH3COOH、Na2CO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D、三者不反应,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