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最新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八 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必做练习]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本人教版)最新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八 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必做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题八 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

1.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 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 金——《激流三部曲》《灯》 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 C.茅 盾——《蚀》三部曲、《包身工》 谌 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D.老 舍——《骆驼祥子》《茶馆》 魏 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解析:A项,《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是茅盾的作品。《乔厂长上任记》是蒋子龙的作品。B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周克芹的作品。C项,《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是王蒙的作品。

答案:D

2.“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

A.《水浒传》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答案:D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解析:散曲作为曲的一种体式,是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供清唱吟咏之用,以抒情为

1

主,也称清曲。

答案:D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之一的演义小说,它主要以通俗的语言,依正史记载结合野史杂记及民间传说,加以深化铺陈而成,如《三国演义》。

B.神怪小说大多是写神仙怪诞之事,但其中亦寓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态度,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神怪小说的宏篇巨作。

C.产生于明代,以描述世俗生活为主的世情小说流传下来的作品以《金瓶梅》为代表。 D.谴责小说是以暴露社会、指责政治腐败为主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李伯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一部谴责小说的上乘之作。

解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是吴趼人。 答案:D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

C.被刘知己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D.《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解析:《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作品编辑而成的,共有16篇。

答案:B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形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诗影响很大。

解析:散曲实际是金元时期产生于北方的一种新体诗。包括小令和散套二种。 答案:B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各方面,是了解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宝贵的资料。

2

B.记录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墨子》一书,由墨子的弟子整理而成。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C.道家经典《老子》由老子所著,以其“言道德之意”,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为道家创始人。

D.道家学派的另一著作《庄子》,是庄周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解析:《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辑而成,主要记录孔子言行及孔子应答弟子时的对话,也有弟子互相谈论他们所听到的孔子的话;《墨子》一书由其弟子及其后学整理而成;《庄子》一书非庄周一人著述,由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

答案:C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赋是词和赋的统称。“辞”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则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体制。

B.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

C.古文又称古体文,是唐人对唐以前的文体的称呼。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发起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先秦两汉散文的回归。

D.笔记体散文,属于古文中的杂记一类,因随笔所记,体制短小,形式活泼,故名笔记文。它特色各异,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重品评人物,沈括的《梦溪笔谈》重经世致用等。

解析:古文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以前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无所谓古文之称。唐人所谓古文,其实就是与当时流行的骈体文相对称的散文。就形式来说,它是一种奇句散行、文句长短不限的文体。因为这种文体的倡导者——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时代的散文传统,所以称之为古文。

答案:C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在文学史上有三个概念:原指朝廷所设的音乐机构,后来把这个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后世则又把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称为“乐府”,把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称为“乐府”。宋、元、明时期的词、散曲和戏剧,因合音乐,有时也被称为“乐府”。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3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解析: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的音乐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搜罗音乐、谱制乐歌、训练歌舞人员,以供郊祀、饮宴、游乐之需。后来把音乐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A项表述不完整。

答案:A

10.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牡丹亭》——汤显祖——明代——小说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葡萄牙——小说 B.《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俄国——小说 《四世同堂》——老舍——现代——小说 C.《蜀道难》——杜甫——唐代——诗歌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戏剧 D.《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 《警察和赞美诗》——惠特曼——美国——小说

解析:A项,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人;C项,《蜀道难》是李白的诗;D项,《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是欧·亨利。

答案:B

11.下列作品、作者、国别(朝代)相对应的一项是( ) A.《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代 《神 曲》——但丁——德国 B.《西厢记》——王实甫——明代 《茶花女》——大仲马——法国 C.《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复 活》——阿·托尔斯泰——俄国 D.《白毛女》——贺敬之、丁毅等——现代 《蟹船工》——小林多喜二——日本

解析:A项,《金瓶梅》是清代小说,但丁是意大利人;B项,王实甫是元代人,《茶花女》作者是小仲马;C项,《复活》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D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