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重点案例汇总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重点案例汇总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质量保证措施(2)要完善的内容是:平基、管座分层浇筑时,应先将平基凿毛冲洗干净,并将平基与管体相接触的腋角部位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填满捣实后,再浇筑混凝土。

3.为什么必须提供所用水泥检测资料后方可继续施工?

答:监理要求提供水泥检测资料后再施工的理由是: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重新取样试验,由试验单位出具水泥试验(合格)报告。

2010年(二)背景资料

某公司以1300万元的报价中标一项直埋热力管道工程,并于收到中标通知书50天后,接到建设单位签订工程合同的通知。

招标书确定工期为150天,建设单位以采暖期临近为由,要求该公司即刻进场施工并要求在90天内完成该项工程。

该公司未严格履行合同约定,临时安排了一位具有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且有类似工程经验的人担任项目经理。此外,由于焊工不足,该工程项目部抽调具有所需焊接项目合格证,但已在其他岗位工作近一年的人员充实焊工班,直接进入现场进行管道焊接。

为保证供暖时间要求,工程完工后,即按1.25倍设计压力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后连续试运行48小时后投入供热运行。

问题

1.指出建设单位存在的违规事项。

答:建设方存在的违规事项是:没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合同,到50天后才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又要求缩短工期,违背了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中约定工期150天的规定。

2.指出该公司选用项目经理的违约之处,说明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答:违约之处为没有安排合同约定的项目经理。本工程项目经理还应是市政公用一级建造师,并持有建造师的注册证书。

3.指出项目部抽调焊工做法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正确做法。

答:项目部抽调焊工做法存在的问题是:对近一年没在焊工岗位工作的焊工,没有进行操作技能考试,也没有进行岗前培训。

正确的做法是:连续6个月以上中断焊接作业,要重新进行原合格项目的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前,应进行培训,安全技术交底。

4.指出功能性试验存在的问题,说明正确做法。

答: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不是设计压力的1.25倍,应是设计压力的1.5倍;试运行连续时间不是48h而是72h。

2010年(三)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接一座城市跨河桥A标,为上、下行分立的两幅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70m+120m+70m。建设中的轻轨交通工程B标高架桥在A标两幅桥梁中间修建,结构形式为现浇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87.5m+145m+87.5m.三幅桥间距较近,B标高架桥上部结构底高于A标桥面3.5m以上。为方便施工协调,经议标,B标高架桥也由该公司承建。

A标两幅桥的上部结构采用碗扣式支架施工,由于所跨越河道流量较小,水面窄,项目部施工设计采用双孔管涵导流,回填河道并压实处理后作为支架基础,待上部结构施工完毕以后挖除,恢复原状。支架施工前,采用1.1倍的施工荷载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支架搭设时,预留拱度考虑承受施工荷载后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

B标晚于A标开工,由于河道疏浚贯通节点工期较早,导致B标上部结构不具备采用支架法施工条件。

问题

1.该公司项目部设计导流管涵时,必须考虑哪些要求?

答:河道管涵的断面必须满足施工期间河水最大流量要求;管涵强度必须满足上部荷载要求;管涵长度必须满足支架地基宽度要求;

2.支架预留拱度还应考虑哪些变形?

答:还应考虑支架受力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沉陷和结构物本身受力后各种变形、受载后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

3.支架施工前对支架基础预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消除地基在施工荷载下的非弹性变形;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施工荷载要求;防止由于地基沉降产生梁体混凝土裂缝。

4.B标连续梁施工采用何种方法最适合?说明这种施工方法的正确浇筑顺序。

答:B标连续梁采用悬臂浇注法(悬浇法或挂篮法)最合适.

浇筑顺序主要为:墩顶梁段(0号块)→墩顶梁段(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边孔支架现浇梁段→主梁跨中合龙段。

2010年(四)背景材料

A公司中标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扩建工程,合同二期10个月,合同价为固定总价,工程主要包括沉淀池和滤池等现浇混凝土水池。拟建水池距现有建(构)筑物最近距离5m,其地下部分最深为3.6m,厂区地下水住在地面下约2.Om。

A公司施工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含有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和基坑施工方案。基坑施工方案包括降水井点设计施工、上方开挖、迫坡围护和沉降观测等内容。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包括模板支架设计及安装拆除,钢筋加工,混凝上供应及止水带、预埋件安装等。在报建设方和监理方审批时,被要求增加内容后再报批。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混凝土供应商未能提供集料的产地证明和有效的碱含量检测报告,被质量监督部门明令停用,造成2周二期损失和2万元的经济损失。

事件二:考虑到外锚施工对现有建(构)筑物的损坏风险,项目部参照以往经验将原基坑施工方案的外锚护坡改为上钉护坡;实施后发生部分护坡滑裂事故。

事件三:在确认施工区域地下水位普遍上升后,设计单位重新进行抗浮验算,在新建池体增设了配重结构,增加了工作量。

问题:

1.补充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

答:本工程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应补充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浇筑作业、养护等内容。

2.就事件一中的工期和经济损失,A公司可向建设方或混凝土供应商提出索赔吗?为什么?

答:A公司不能向建设方索赔工期和经济损失。因为是A公司自身失误,属于A公司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

A公司可向混凝土供应商索赔经济损失,是供应商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进场验收规定,向A公司提供集料的质量保证资料。

3.分析并指出事件二在技术决策方面存在问题。

答:基坑外锚护坡改为土钉护坡,是基坑支护结构改变,应经稳定性计算和变形验算,不应参照以往经验进行技术决策。

4.事件三增加工作量能否索赔?说明理由。

答:能提出索赔,理由是:池体增加配重结构属设计变更,相关法规规定:工程项目已施工再进行设计变更,造成工程施工项目增加或局部尺寸、数量变化等均可索赔。

2010年(五)背景资料

某沿海城市道路改建工程4标段,道路正东西走向,全长973.5m,车行道宽度15m,两边人行道各3m.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且向北,需新建DN800mm雨水管道973m。新建路面结构为150mm厚砾石砂垫层,350mm厚二灰混合料基层,80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0mm厚SMA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合同规定的开工日期为5月5日,竣工日期为当年9月30日。合同要求施工期间维持半幅交通,工程施工时正值高温台风季节。

某公司中标该工程以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按规定获得批准后,开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中绘制了以下的总网络计划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