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诗歌鉴赏学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5诗歌鉴赏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编制:王芸香 2015-4-10

参考答案:

①远近结合。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 ②动静结合,化动为静。溪云、酒旗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翠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静,闲适之情荡漾其间。 (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易丢分点:手法混乱,缺少针对性

2、方法总结 描写景物的手法:

1.修辞角度 (比喻、拟人、对比、夸张) 2. 动、静角度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 虚、实角度 (虚实结合)

4. 感官角度 (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嗅觉描写、触觉描写、视听结合、绘形绘色) 5. 远近高低 (远看、近观、俯视、仰视) 6. 白描

3、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春晚山行 殷遥

寂历青山晚,山行趣不稀。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暗草薰苔径,晴杨扫石矶。俗人犹语此,余亦转忘归。 【注】殷遥,天宝间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 (1)中间两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4分)

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野花飘落、果实初成,江燕引雏飞,柳枝飘拂等,是从视觉角度写景;“暗草薰苔径”是从嗅觉角度写景。

②动静结合。如“暗草薰苔径,是写静景,“江燕引雏飞”、“晴杨扫石矶”是写动景。 (4分,每点2分。如从远近、明暗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六、景与情的关系类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5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编制:王芸香 2015-4-10

参考答案:

颔联融情于景(1分),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景象,营造萧瑟冷落的氛围(2分),烘托诗人的怅惘、孤独之情(1分)。

易丢分点:手法不明确,思维定势 2、方法总结

答题步骤(1)先点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或者乐景反衬哀情

(2)写了什么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烘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和借景抒情的手法答题步骤相同)

3、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闽中秋思/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附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请分析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4分)

前三句写景,景色明丽欢愉,意境开阔,末一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乐景反衬哀情,使作者乡思愈浓。

七、人物形象类

1、典型试题回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诗歌塑造了一群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智勇双全的戍边将士的形象。诗歌通过 “金带连环”束“战袍” 外貌描写,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智勇双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表达作者的钦佩与赞美。

易丢分点:形象特点概括不全面,感情和意义容易漏掉 2、方法总结

鉴赏形象答题步骤:

(1)诗歌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身份)

6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编制:王芸香 2015-4-10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或者用什么手法来写某一形象 (3)诗人通过该形象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态度(表现出的意义) 3、练习巩固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安贫乐道、生活闲适热情好客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八、抒情方式类

1、典型试题回顾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秦楼月 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4分) 参考答案:

“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2分)“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2分)

易丢分点:抒情手法混乱,要点不全 2、方法总结 (1)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b乐景反衬哀情 c托物言志 d借古讽今 e用典、比喻、拟人、对比、反衬等 (2)答题思路

1、根据分值确定答案分为几条

2、先点明抒情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间接抒情的答出那几句借助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直接抒情的答出那几句直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请情感

7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编制:王芸香 2015-4-10

3、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诗人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4分)(1)借景抒情。作者运用单调的景物形成一幅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国事

’’

的担忧、惆怅的心情。(2)用典。作者运用“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

“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3)直接抒情。作者运用“徒感慨,漫悲凉”“ 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4)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柳絮 (唐)白居易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4分)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之情。(1分)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白诗把黄莺、杨花人格化,安排黄莺给杨花捎信,让杨花牵缠住春天的脚步,不让它归去,(1分)王诗把子规人格化,让子规的叫声把春天呼唤回来。(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九、手法类

1、典型试题回顾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梅花岭吊史阁部 蒋士铨

号令难安四镇生无君相③兴南国,死有衣冠葬北邙。 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九原若遇左忠毅④,相向留都哭战场。

【注】①史阁部:史可法,抗击清军,壮烈殉难,葬于梅花岭。②四镇:有四将驻守,拥兵自强,不听史可法调遣。③君相:当时皇帝和他身边的佞臣。④左忠毅:左光斗,史可法老师,因弹劾阉党遇害,谥忠毅。

诗人为表现史阁部的气概,写“四镇”、“君相”和“左忠毅”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反面以“四镇”、“君相”来衬托,正面借“左忠毅”作烘托,有力地突出史阁部矢志抗清、捐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