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3本科《学前教育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0893本科《学前教育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食物的色香味形俱全且少糖、少盐、不腻。(1.5分) (4)一日多餐,定时定量。(1.5分) (5)科学合理地选择零食。(1.5分) 15.简述如何处理学前儿童鼻出血?

(1)让学前儿童安静坐着,头略低,张口呼吸。(2分)

(2)捏住学前儿童鼻翼,压迫5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若继续流血,重复压迫5一10分钟。(2分)

(3)用冷水拍或冷毛巾敷前额、鼻部以及颈后部。(2分) (4)止血后,禁止学前儿童在2—3小时内作剧烈运动。(2分)

三、分析应用题(对下列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事件进行简单分析或说明,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就是平时俗称的“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为8—30天,传染途径为空气,飞沫。某幼儿园大班突然发现一名儿童患腮腺炎,幼儿园立刻将患儿进行隔离,请问:

1.将与患儿同班的儿童都视为传染病接触者,是否恰当? 2.对于班里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应是多久?

3.观察期内,所在班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此病的传播? 恰当。(2分)

观察期应为最长潜伏期30天。(2分)

观察期内,患儿所在的班级应进行必要的消毒。(2分)该班不收新生人班,不与其他的班级接触(2分),对观察班的儿童应加强晨检和全日观察,注意早期症状和发病迹象。(2分)

17.目前一些幼儿园和老师常常以天气、教学任务以及拥有室内活动室等原因,减少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甚至偶尔不安排户外活动。

(1)你认为户外活动对儿童身体健康的意义何在? (2)在时间上,幼儿园应贯彻怎样的户外活动原则?

户外活动可以保证氧的供应,减少呼吸道感染(2分),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和供氧,提高大脑对机体的控制能力及反应的灵敏度、准确性,避免疲劳(2分)。(言之有理即可) 原则:学前儿童每天至少要有3—一4小时户外活动(1.5分),全日制幼儿园组织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1.5分),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1.5分)。温暖和寒冷季节都要进行 (1.5分)。

四、论述题(下列两个题目只选做一道,共20分,多做不加分,如果两题均作答,只计第18题)

18.学前儿童眼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的眼睛? 特点:(1)学前儿童5岁前具有生理性远视。(2分)

(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容易形成近距离读书的习惯。(2分)

(3)对环境因素敏感,3岁以前视觉快速发育。眼球发育不成熟,眼肌易疲劳。(2分) 措施:

(1)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1分)如:正确坐姿,适当眼书距离,正确看书写字等。(举例加1分)

(2)创造学前儿童用眼的支持性环境。(1分)如:良好的采光照明,合适的桌椅,图书教具的选择等。(举例加1分)

(3)消除眼调节紧张,学会望远,做晶体操。(1分,举例加1分)

(4)预防沙眼、结膜炎等,注意眼部卫生。(1分)如:不用手揉眼睛,专用毛巾,用流动水洗脸等。(举例加1分)

(5)预防眼外伤。(1分)如:加强安全教育,不对着别人玩剪刀、牙签等。(举例加1分)

(6)定期给学前儿童测查视力,及时矫治。(1分,举例加1分) (7)早发现眼部异常。(1分,举例加1分)

19.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举例说明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保健? 标准:

智力发展正常(1分);情绪健康,反应适度(1分);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1分);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统一协调(1分);有良好的性格特征(1分)。

心理保健措施:

(1)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1分)。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父母教养态度端正(1分)。 (2)创造良好的托幼机构环境(1分)。物质环境应该是安全、丰富和科学的。精神环境应该是亲切、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和谐的工作人员关系;开展适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活动(1分)。

(3)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1分)。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全面渗透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促进学前儿童发展(2分,举例加1分)。 拓展并丰富各类活动,促进学前儿童发展(2分,举例加1分)

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保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有效性。(2分)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多领域专家合作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网络。(2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