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本册重要包WORD第二阶段教学(艺术字、文本框、日历模板等);互联网第一阶段教学(互联网概念、浏览器、搜索引擎、网页内容的获得和再现,在WORD中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本册还包括部分基础知识和文件操作技巧的教学。

第一课 计算机的发展及种类

内容和目的意义概述:

本节是“科普”类课程,它是继3上(信息和信息技术介绍)、3下(信息输入和输出设备)、4上(计算机存储器)之后,继续拓展这方面内容的下降。本节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的“几个时代”;其二是现在计算机种类。重点放在计算和计算机形成、发展过程的介绍上,目的要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一直处于飞速发展中,必须以发展、开放的眼光学习计算机,树立创新意识。 各小节的说明和建议: 一、算筹和算盘

介绍人类古代计数方法和古老的计算工具,直至具有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的“算盘”。计数和计算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先进的计数方法和工具,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工作是很难的。 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这里涉及早期的机械计算机名称,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看。机械计算机的意义是实现的计算工作的机械化,把许多烦杂、机械的计算工作让机械来完成。直到ENIAC的诞生,计算机械才变成电子计算机。 三、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

本小节叙述了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希望教师收集更加丰富的图片资料,结合内容进行展示。这里同时涉及几个名称的介绍和说明: 1、电子计算机——简称:计算机、电脑 2、PC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 四、计算机的种类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的分类不要讲得太死,也没有不要死记这种分类。对于常见的独立的各种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等)学生容易了解和认识。对整合在其它设备中的计算机(如各种具有自动控制和记忆的家电)却不了解。这些设备中的“计算机”也不便归类。

练习处理意见:

P5的“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活动的表格可以放在课外完成,下次进行汇报。

1 / 15

第二课 整理自己文件和文件夹

内容和目的意义概述:

过去我们往往把文件操作与应用软件教学中作品管理的需求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这一节将比较系统地介绍Windows文件操作,涉及较多常规操作操作技术。其中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改名、复制、删除、移动和回收等技术。虽然教材编写形成了一个顺序(先后),但是,这些操作之间并无必然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探究序列进行调整。

本课名为“整理自己文件和文件夹”,所以教材引言那段叙述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今天的教学内容和Windows这些技术,都是因为要“整理自己文件和文件夹”而设置的,而不是“无病呻吟”。因此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环境,设计一个十分生动而有意义的问题序列(需求序列)来驱动本节各个内容的引入和教学。

本节涉及操作内容很多,而且每个操作又有多种实现的方法,教材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因此不要有关问题涉及到的“一题多解”作为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提出了不同解法,应该予以肯定和解释,但暂时不要往这方面引导。也就是说,本节的目的是:希望对文件、文件夹可能进行的常规操作和它的意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相应的方法有最基本的掌握,并感受到这些方法可能还有许多变化。 各小节说明和建议:

一、给文件和文件夹更名

教材只介绍了更名的技术操作,为什么更名,甚么情况下需要更名,希望教师根据环境进行说明。例如,同一文件夹下,同名时需要更名;字母名改成中文名字以便识别等,这样更有意义。

二、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

本节只介绍通过菜单进行“复制——粘贴”操作进行文件操作的典型方式。建议教师通过回忆过去文字块和图块的菜单复制操作方法引导出这里的文件操作,学生自然不会感到陌生。 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的具体实例显然没法直接照搬教材提供的例子,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环境设计例子。

三、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由于教材对文件移动也介绍菜单方式,因此也可以仿照文件复制的方法,通过过去知识进行拓展引导。

这里注意到把复制与移动进行对比。 四、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这里除介绍菜单方式外,希望学生通过实验,看看[Del]和[Delete]键的删除功能。应该注意到,这些删除方法在其它环境中都相似,通过对比,希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Windows下的许多操作,在意义和方法上的一致性。

由于鼠标拖放方式需要双窗口操作,而且情况比较复杂(例如:什么情况形成复制效果,什么情况形成移动效果),本节没有涉及。 五、回收站的使用

回收站的操作应该结合自己的环境设计一个实际的操作序列来体会。

通过回收站的作用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一般情况下,硬盘文件文件夹的删除是暂时的,是可以“反悔”的。回收站的各种功能和意义还比较复杂不是本节内容,不要在这里涉及太多。 练习处理意见:

本节练习中实际还涉及到一次选中多个文件夹的方法,以及能否复制或移动多个文件等。

2 / 15

第三课 用艺术字美化标题

内容和目的意义概述:

本节继续进行WORD的教学,4上13、14课已经学习了剪贴画和图片的插入,本节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艺术字插入的教学,因此许多操作可以从插入图片过程中拓展出来,艺术字的调整与文档中的图片调整基本一致,这也是本节教学可以依托的地方。采取这种方法和技术上的拓展学习,不仅是为了省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不断感悟应用软件的许多共性,提高自学软件的能力。

本节基本完成艺术字插入和调整的基本内容,比较烦杂,不一定都一一讲到,可以留下一些问题进行探索。

各小节的说明和建议: 一、插入艺术字 提供图3-1例子,希望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字与一般文字设置效果的不同,从而引起对插入艺术字学习的兴趣。

建议教师不要直接搬用教材列出的步骤。因为插入艺术字的子菜单与“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处于同一等级,所以,可以通过回忆图片插入的过程,试探艺术字的插入。不同之处从教材的第三步开始。 二、艺术字调整

教材所指的“调整”是:大小、形状、旋转、位置等内容。教材对有关问题叙述太略,其中菱形点和方形点是共存的,旋转点与它们不能共存,建议作如下处理: 1、 如果要介绍艺术字的“转动”,必须介绍艺术字工具栏,并使用其中的“自由转动”工具(也可使用绘图工具中的自由转动工具)。

2、如果认为本节内容过多,转动操作意义不大,也可以避开转动,从而避开艺术字工具栏的介绍。

三、艺术字的进一步修饰

本小节只是从教材的角度列出了艺术字再修饰的6种方式,任何一个作品可能很难使用完6种技术,建议以自己的任务或“问题作品”(可以多个)为背景进行修饰,能够使用其中部分技术即可,不要求全。 练习处理意见:

可以设计两种练习。一种是直接在已有文字的“半成品”作品上插入艺术字,按照要求进行设置。一种是准备几个不同问题的“半成品”,要求学生进行再修饰。

3 / 15

第四课 奇妙灵活的文本框

内容和目的意义概述:

文本框是WORD电子小报进行版面布局的重要工具,除了栏目范围的约束外,还可以设置出各种特殊版面效果。设置文本框属性的对话框中许多功能和操作方法将在其它环境中得到应用,所有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小节的说明和建议: 一、认识文本框的作用

图4-1引入了文本框的三种不同的设置,希望结合它讨论P19的问题。目的希望学生发现下面特征

1、整个页面不再是简单的从左至右通行排列,页面被分成了几个区域。 2、每个区域有的有边界图案,有的没有。 3、每个区域内可以有不同的颜色

4、每个区域内文字排列有的竖排,有的横排。

怎样实现这些效果呢——引入WORD的“文本框”设置。 二、学习使用文本框 1、插入文本框

这里采取菜单引入方式。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按钮准备在今后介绍(如果学生发现了,也不要回避)。这里暂时只选择了横排方式。 2、调整文本框

这里只涉及文本框大小、位置的调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和插入的图片调整方法很相似。

3、美化文本框

这是本节的重点,涉及内容复杂多变,教材没有对每个功能进行一一举例说明。进入设置文本框的对话框的方法教材采取“快捷菜单”方式。本小节重点放在边框线条颜色(含无线条颜色)设置,边框线条线形、粗细设置,文本框内部颜色设置。图4-5只标出了哪些位置可以打开选择项目。

4、文本框位置调整与组合

由于一个页面中文本框往往不止一个,所以,几个文本框的组合是十分重要的,本节初步学习“组合”操作,今后还要继续使用加深。 练习处理意见:

这里把文字竖直排列作为学生探究活动设计成练习,让学生自己归纳。

练习(2)的目的是希望举行同一页面设置多个版面的效果,而且希望有文字竖排效果。文字内容可以直接给成现存文件,打开后供复制-粘贴用。

4 / 15

第五课 设计贺卡

内容和目的意义概述:

本节是在初步具备WORD基础的情况下,设计的一个带综合性应用的课程。本节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文本框使用。但是,作为贺卡制作,还不能仅仅限于技术的要求,必须对贺卡的一些基本形式、特征有所了解,所以教学时,也应该有相应的内容予以引导,注意与其它知识的整合。 各小节的说明和建议: 一、 贺卡的一般要求

图5-1至图5-5列出了几种贺卡(不一定都是计算机制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贺卡,发现它们的特征。 观察后,我们也不可能给贺卡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只是希望能够发现贺卡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引导发现两方面的特征:

1、往往有简单的文字,表达你的主题(如:祝贺甚么,甚么节日快乐等) 2、配有美丽的画面或图案,这些图往往与主题有一定关系 这样,学生至少不会只制作一张但纯的图片来充当贺卡了。 二、在WORD下制作图文并茂的贺卡

这里的贺卡即可以作为电子贺卡,也可以直接打印出来,因此,纸张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4上9课已经介绍过)。

贺卡插入的图片可以作为整个贺卡的背景,也可以作为插图使用。图片来源可以用“画图”自己制作,也可以提供图片库。

是否需要艺术字,根据需要而定。 是否使用文本框也要根据需要来定。本课图5-9使用文本框的原因是因为需要在指定位置上插入一段短文。如果制作前面范例那样的贺卡,则不需要文本框。 练习处理意见:

在学生设计作品前,应该引导学生,简单讨论:如:纸张设置,自己的主题,是否需要文字,什么内容等,然后进行制作。不要简单地宣布“现在开始制作”。

5 / 1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