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个章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心理学个章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2、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 A.感觉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感受性 3、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4、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程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5、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觉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6、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7、费希纳这律表明,感觉的变化比刺激强度增长慢,即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公式为( )。 A.C= KlgI B.K=ClgI C.S=KlgI D.C=IlgK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9、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同时对比 D.继进对比

10、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1、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 )。 A.形状知觉 B.距离知觉 C.方位知觉 D.空间知觉

12、产生物体立体(深度)知觉的最重要线索是( )。 A.视轴辐合 B.结构级差 C.双眼视差 D.晶体调节

13、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 )。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距离知觉 D.大小知觉 14、下列哪个选项符合人对时间估计的规律? A.活动内容贫乏枯燥,时间短估 B.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时间短估 C.活动内容贫乏枯燥,回忆时时间长估 D.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回忆时时间短估

15、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 )。 A.似动知觉 B.动景知觉 C.真动知觉 D.自主知觉

16、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 )原理制作而成的。 A.时间知觉 B.真动知觉 C.似动知觉 D.错觉

17、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8、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9、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0、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1、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四、简答题 1、简述感觉的测量

2、简述适应及感觉适应的特点 3、简述知觉的种类。 4、简述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 5、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五、论述题

1、阐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2、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记忆

一、名词解释

1 .记忆 2 .表象 3 .遗忘 4 . 联想 二、填空

1 .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 ) 、( ) 和( ) 构成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2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 ) 。 3 .表象的基本特征是( ) 与( ) 。 4 .保持内容的量变有( ) 和( ) 两种情况。

5 .按记忆内容,记忆可分为( ) 、( ) 、( ) 、( ) 四种,按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可将记忆分为( ) 、( ) 、( ) 三种。

6 .记忆的品质包括( ) 、( ) 、( ) 、( ) 。

7 .按照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一般把联想分为( ) 、( ) 、( ) 和对比联想四种。 三、判断

1 .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 ) 2 .过度学习量越多越好。 ( )

3 .前摄抑制是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和保持的干扰。 ( ) 4 .机械识记是一种无用的识记。 ( ) 四、选择

1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是 ( ) A 、情绪记忆 B 、动作记忆 C 、形象记忆 D 、逻辑记忆 2 .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 ( ) A 、目的性 B 、自觉性 C 、选择性 3 、“ 触景生情 ” 是 ( ) A 、再认 B 、直接回忆 C 、间接回忆 4 、及时复习的理论依据是( )

A 、记忆恢复现象 C 、前摄抑制 B 、遗忘规律 D 、后摄抑制 五、问答题

1 .为什么要进行复习 ? 如何复习? 2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3 .青少年记忆力的特点是什么?应怎样培养?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一、概念解释

1 .思维 2 .创造思维 3 .思维定势 4 .迁移 5 .功能固着 6 .想象 二、填空题

1 .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 ) 与( ) 过程。 2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 ) 和 ( )

3 .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及形态不同,思维种类可分为直观行动思维、( ) 和( ) 。 4 . 思维的分析有两种 ( 水平 ) 形式:其一是逐渐淘汰无效尝试的分析;另一种是( ) 5 .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 ;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时的想象主要是( ) 三、选择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