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3-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写出A、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D: . (3)按实验要求完成下表内容(不需要的可以不填).

制取气体 O2 CO2 B C E F 应加入的物质 澄清石灰水 物质或装置所起的作用 【知识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思路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分析二氧化锰的作用;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收集的方法及作用.

【解答过程】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够迅速产生氧气,因此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B装置是收集氧气,进气管是短管,因此是排水法收集氧气,装置内加入的物质是水;装置C是承接B中排出的水;E装置是收集二氧化碳,进气管是长管,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F装置内的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也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故答案为:(1)作催化剂 (2)A:2H2O2(3) 制取气体 O2 CO2 应加入的物质 B C E F 水 物质或装置所起的作用 排水收集氧气 承接B中排出的水 收集二氧化碳 检验生成的CO2(或验满) 2H2O+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及反应原理的书写,难点在表格的填写,根据要看懂装置的进气管结合收集方法进行分析.

12.(9分)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溶液中有HCl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CaCl2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 . 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要分离的盐 所用试剂 主要操作 【知识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思路分析】根据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以及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解答;

[实验评价]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有Cl

进行解答;

根据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以及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解答;

[实验拓展]根据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碳酸钠,所以这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钠,把氯化钙和氯化钠分离可以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即得NaCl;将过滤后的固体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对溶液加热蒸发即得CaCl2进行解答.

【解答过程】解: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所以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其中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实验评价]: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所以方案1中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对;方案2中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有Cl,不能说明只有氯化钙;

14

根据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以及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先有气体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拓展]: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碳酸钠,所以这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钠,把氯化钙和氯化钠分离可以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即得NaCl;将过滤后的固体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对溶液加热蒸发即得CaCl2.

故答案为:红;Ca(OH)2+2HCl=CaCl2+2H2O;

[实验评价]:方案1中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对;方案2中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不能说明只有氯化钙;先有气体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拓展]: 要分离的盐 CaCl2、NaCl 所用试剂 主要操作 Na2CO3,HCl 混合物中加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将滤液蒸发即得NaCl;将过滤后的固体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对溶液加热蒸发即得CaCl2 【总结归纳】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道不错的综合题. 13.(3分)通过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电子工业上制备高纯度硅.若要制得0.4kg氢气,理论上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知识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思路分析】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理论上消耗水的质量. 【解答过程】解:设理论上消耗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

36 4 x 0.4kg =x=3.6kg

答:理论上消耗水的质量为3.6kg.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15

201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了2013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报告,贵阳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前十.优质的空气资源需要大家的保护,下列物质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O2 B.SO2 C.CO 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化学用语与对应表述不相符的是( )

A.O﹣﹣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2H﹣﹣2个氢原子 D.NA﹣﹣钠元素

3.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 ) A.空气、海水﹣﹣纯净物 B.白磷、红磷﹣﹣可燃物

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 D.合成橡胶、塑料﹣﹣有机合成材料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规范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器材(省略药品) 燃烧匙、长颈漏斗、托盘天平 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量筒、试管夹、长颈漏斗 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相应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过滤除去河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探究棉花燃烧的条件 稀释浓硫酸 5.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

C.75%的医用酒精中,C2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

D.在25℃时,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6.下表所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该化学肥料一定不是氮肥 该纤维一定是合成纤维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 向某种化学肥料中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 没有氨味 B 点燃某种纤维材料 C 向一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加BaC12溶液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48分)

无烧焦羽毛的气味 有无色气泡产生 色沉淀 D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先无现象,后产生白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7.(5分)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下列所给情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回答有关问题.

(1)水变成水蒸气是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