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I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采矿学I试题库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掘进施工要求高(改变方向、外侧超高等); 2)司机能见距离小,故安全性较差; 3)车辆轮胎和差速器磨损增加; 4)道路维护工作量大。 (3)折返式斜坡道的优点 1)施工较易;

2)司机能见距离大,行车较安全;

3)行车速度较螺旋式的大,排出有害气体量较少; 4)道路便于与矿体保持固定距离; 5)道路易于维护。 (4)折返式斜坡道的缺点 1)较螺旋式开拓工程量大;

2)掘进时需要有通风和出渣用的垂直井巷配合; 3)斜坡道布置的灵活性较螺旋式斜坡道差。

11、选择螺旋式斜坡道或折返式斜坡道形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斜坡道的用途

如果主斜坡道用于运输矿岩,且运输量较大,则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宜;辅助斜坡道可用螺旋式斜坡道。 (2)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较长的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好。 (3)开拓工程量

出斜坡道本身的工程量外,还应考虑掘进时的辅助井巷工程和各分断的联络巷道工程量。 (4)通风条件

斜坡道一般都兼作通风井,螺旋式斜坡道的通风阻力较大,但其线路较短。 (5)斜坡道与分段的开口位置

螺旋式斜坡道的上、下分段开口位置应布置在同一剖面内,折返式斜坡道的开口位置可错开较远。 12、平硐开拓与井筒开拓(竖井和斜井)比较,有哪些优点?

答:(1)基建时间短:因为平硐施工简便,施工条件好,比竖井或斜井的掘进速度快得多。 (2)基建投资少:平硐的单位长度掘进费用比井筒低的多,维护费用也少,没有井底车场,洞口设施简单,布设井架,提升机房,所以投资费省。

(3)排水费用低:一般自流排水。

(4)快事运输费用低:平硐一般用电机车,用溜井下放矿石,比较井筒提升,运输费用低的多。 (5)通风容易:往往可自然通风,困难时期加扇风机。 (6)生产安全可靠:平硐的运输能力达,运人、运货安全性好。

平硐优点很多,因此,埋藏在地平面以上的矿体,平硐开拓是首选方案,一般平硐长度限制在3000-4000米以内为宜。

13、竖井与斜井比较,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1)工程量:斜井长,石门短,井底车场简单。

(2)井筒装备:竖井井筒装备复杂,而斜井内管道、电缆、提升钢丝绳比竖井长,即经营费用高。 (3)地压、支护:写景承压大,维护费用高。

(4)提升:竖井提升速度快,能力大提升费用低,斜井提升速度慢,能力小,设备修理,钢丝绳磨损大。

(5)排水:斜井排水管道长,设备费,安装费,修理费较大,因管道阻力随管道长度恶热增加,故排水费用高。

(6)施工:竖井比斜井容易机械化,采用的施工设备和装备较多,要求技术管理水平较高;斜井施工较简便、需要的设备和装备少,适合中小矿山。

(7)安全:竖井井筒不易变形,提升过程中停工事故较少;斜井井筒易变形,提升容器易发生脱轨脱钩事故。

14、斜坡道与其它主要开拓巷道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答:与竖井、斜井相比,斜坡道具有许多优点: (1)矿体开拓快投产早; (2)斜坡道可代替主井或副井; (3)节省大量钢材;

(4)产量达效率高,能实现地下开采的综合机械化。 斜坡道的缺点:

(1)当使用无轨设备采用柴油机为动力时,排出的废气污染井内空气,需加大矿井通风量致使通风费用增加。

(2)无轨设备投资大,维修工作量大,备品备件需要量大。 15、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必须满足哪些要求?

答:(1)确保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建立完善的通风、提升、运输、排水、充填等矿山服务系统;

(2)技术可靠:满足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以保证矿山企业的均衡生产并顾及到矿山发展远景; (3)基建工程少,投资省,经济效益好; (4)不留或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 (5)地表总平面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16、在具体选择开拓巷道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 (2)矿井生产能力及井巷服务年限 (3)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

(4)矿石的岩石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井巷位置应避免开凿溶发育的岩层和流沙层,井筒的位置一般打工程钻孔。查明地质情况。平硐位置要做剖面图

(5)井巷位置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应使运输功最小,开拓工程量最小。如选厂和冶炼厂位于矿区内,选择井筒位置时,应选择最短最方便的路线向选厂或冶炼厂运输矿石

(6)应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构筑物不受山坡滚石,山崩,雪崩的危害,这在高山地区非常重要 (7)井巷出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米以上,一面被洪水淹没,同时也应根据运输的要求稍高于选厂贮矿仓卸矿的地面水平,保证重车下坡运行

(8)井筒(或平硐)位置应避免压矿,尽量位于岩层移动带以外,距地面移动界限最小距离应大于20M,否则应留保安矿柱

(9)井巷出口位置应有足够的工业场地,以便布置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调车场 (10)改建或扩建矿山应考虑原有井巷和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充分利用。 17、主井、副井采取集中布置方式有哪些优、缺点?

答: 优点:

(1)工业场地集中,可减少平整工业场地的土方石量。 (2)井底车场布置集中,生产管理方便,可减少基建工程量。 (3)井筒相距较近,开拓工程量少,基建时间较短。 (4)井筒集中布置,有利于集中排水。

(5)井筒延深时施工方便,可利用一条井筒先下掘到设计延深阶段,则延深另一井筒时可才用反掘的施工方法。

缺点:

(1)两井相距较近,发生火灾相互危及。

(2)主井为箕斗井时,卸矿时粉尘飞扬至副井,污染通风,需设隔尘措施。 18、简述井下破碎系统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

答:适用条件:

(1)阶段储量较大的大型矿山适于设置地下破碎站,采矿下降速度快的中小型矿山不宜设置;(1分) (2)采用大量落矿的采矿方法或岩石坚硬大块产出率高; (3)井筒采用箕斗提升,地面用索道运输。 地下破碎的优点:

(1)减少二次爆破工作量,节省爆破材料,提高放矿劳动生产率和采场生产能力; (2)减少放矿巷道中因二次爆破而产生的炮烟及矿尘,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安全性; (3)经地下破碎后,块度较小,可增加箕斗的有效载重,减轻装载时的冲击力和对设备的磨损,增加生产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提升设备自动化,提高矿井提升能力。

地下破碎的缺点:

(1)必须开凿地下破碎硐室,破碎机上部需设长溜井(储矿仓),下部需设粗碎矿仓,增加基建投资和工程量;

(2)地下破碎硐室通风防尘比较困难,需采取专门的措施; (3)地下破碎机的管理与维修不如地面方便;

(4)地下采装运设备需与破碎机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 19、采用充填采矿法开采时,充填井的位置选择应符合那些条件?

答:(1)布置在矿体中央位置;若矿体分布范围大或有几个矿体,则按区域或按矿体布置几个充填井,务使充填料到运输功最小;

(2)由采石场(或尾矿库)至充填井再达所辖充填采空区或采场,构成顺向运输,尽量减小充填料的运输功;

(3)地面地形条件应对运送充填料有利;

(4)直接借充填料重力溜放的废石井或借水力运输砂石、尾砂的充填钻孔,要求其所通过的岩层坚硬、稳固、无裂隙,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5)地下各阶段间转运充填料的充填井,可利用岩层整体性好、耐磨性强调探矿天井; (6)各采空区或采场的充填井,一般靠近其中央位置。 20、简述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基本要求。

答:(1)确保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地面与地下劳动卫生条件,建立良好的升、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

(2)技术上可靠,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矿山企业均衡地生产; (3)基建工程量最少,尽量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费用; (4)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投产,在生产期间能及时准备出新水平; (5)不留和少留保安矿拄,以减少矿石损失;

(6)与开拓方案密切关联的地面总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21、影响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如矿体的厚度、深度等。 (2)地质构造破坏,如断层、破碎带等。

(3)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坚固性、稳固性等。

(4)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河流、湖泊等)、地下水、溶洞的分布情况。

(5)地表地形条件,如地面运输条件、地面工业场地布置、地表岩层崩落和移动范围,外部交通条件、农田分布情况等。

(6)矿石工业储量、矿石工业价值、矿床勘探程度及远景储量等。 (7)选用的采矿方法。 (8)水、电供应条件。 (9)原有井巷工程存在状态。 (10)选厂和尾矿库可能建设的地点。

22、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对落矿工作有哪些要求?

答:对落矿的要求是: (1) 工作安全;

(2) 在设计范围内崩矿完全,而对其外部破坏最小; (3) 矿石破碎块度均匀,尽量减少需要二次破醉的大块;

(4) 满足矿块生产能力的要求;落矿费用最低(应综合考虑其它过程的要求)。 23、简述电耙运搬矿石的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