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真题备选题库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真题备选题库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 ) A.技术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D.资本密集型

2.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 A.发展速度在减缓 C.金融业比重较小

B.劳动力素质较高 D.提供就业岗位多

3.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 A.人口发展基数太大 B.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C.外资投入行业失衡 D.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解析:1.A 2.B 3.D 第1题,根据表1,外资投入的工业部门中占比例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微电子及电器设备、现代通讯工程,都是技术密集型工业,故选A。第2题,根据图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没有增长,而且略降,但第三产业产值却有较大幅度提升,说明从业人员创造的产值高,故劳动力素质较高,选项A正确。第3题,“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根据表2,推断该国受教育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会影响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014.上海高考)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4~6题。

各国范围 内圈(0~6 km) 第二圈(6~15 km) 第三圈(15~24 km) 第四圈(24~33 km) 郊区(33km)

4.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 A.内圈 C.第三圈

B.第二圈 D.第四圈

面积 (km) 113 593 1 102 1 611 · 2人口密度(人/km) 1982年 21 764 2 606 1 318 621 · 1990年 21 206 3 361 1 820 785 · 2000年 2010年 19 554 4 960 2 804 1 083 · 20 416 7 277 4 305 1 765 · 25.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6.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 A.农业发展 C.工业发展

B.服务业发展 D.旅游业发展

解析:4.C 5.A 6.C 第4题,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面积,经计算第三圈人口数量最多,故选C。第5题,城市内圈地租最高,一般主要分布的是商业和金融业,所以,内圈人口密度变化不大可能影响的是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故选A。第6题,第四圈,距离市中心最远,地租较低,对外交通较便利,主要布局的是工业,故选C。

(2014.海南高考)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7~8题。

7.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8.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

解析:7.A 8.D 第7题,根据图文分析,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8题,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因此选D项。

9.(201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表2

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 GDP占全国比重/%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解析: 第(1)题,结合表中数据及所学知识,从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等级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作为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经济发展水平高,应该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产业。第(3)题,由图2可知,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差较大,苏州比嘉兴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从产业基础、产业政策、交通条件、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可从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城市间交通与信息网络、减少城市间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

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① ⑤ ⑥

(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

长三角城市群 1.0 8 68 18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1.5 20 90 20 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2013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0~11题。

10.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工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用工荒”对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影响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和③工业的技术投入较多,②工业的其他投入占生产成本比例较高,④工业的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所占比例最高,则说明④工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最可能面临“用工荒”。

11.“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用工荒”的实质是低端劳动力短缺,因此不会促使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用工荒”会促使企业发展廉价劳动力需求较少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数量减少会促进平均工资上升;“用工荒”迫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金投入增加。

12.(2013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