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000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000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案示例:鲲鹏展翅、扶摇直上、鹏程万里。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答案示例: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答案示例: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3.“野马”“尘埃”的运动靠的是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野马”“尘埃”的运动必须依靠气息。说明万物均“有所恃”,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大鹏、野马、尘埃看似逍遥,其实并未达到

真正的逍遥。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答案示例: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生动传神,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

3.“天之苍苍……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案示例:意思是鹏鸟飞在天空看地面,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的是一样的,都不能看到“正色”,人和大鹏对“正色”的认识,都“有所恃”,都受到距离的限制,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之境。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示例: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点拨: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恃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答案示例: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作者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

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

2.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点拨:解答这类题目,要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简要的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3.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答案示例: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寓言把“无所恃”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鲲、鹏。

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