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要点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要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

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

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特征 出生率 人口增长模式 历史时期 特点 原因 特点 原因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采猎文明高高低 模式 到农业文明初期 过渡模式 高增长阶段 增长下降阶段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文化生工业三低模式 文明后期 活日益丰富和家庭观念开始变下降 化,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向少子女的小家庭转变。此外,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等 很低 生产力水平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下降 缓慢 目前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中国等) 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前期 快速下降 主要是社会原因:生育观念改变、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 缓慢下降 很高 节育还不普及;多生子女一方面可以养老,另一方面可以分担工作,增加收入 下降 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促使粮食供应和医疗条件等得到改善,人们寿命延长 较高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迅速 亚、肯尼亚等多数发展中国家 很高 没有控制生育;早期的农业社会需要多生子女,来帮助从事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稳定增长,某些疾病得到控制 很高 战争频繁;食物匮乏;医疗卫生条件差等 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缓慢 原始群体(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人口增长 典型分布地区 很低 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食品供应与医疗条件等得到改善 下降 下降 目前少数发展中国家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 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人口年龄结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就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不同的金字塔形,标志着出生率和死亡率所决定的不同年龄结构的特征,并可看出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基本形态,其示意图及实例图基本特点如下: 比较项目 示意图 年轻型(扩张型) 成年型(静止型) 老年型(收缩型) 形状 人口增长 特点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 大致均衡,像一个穹窿顶的形状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长期下降,死亡率上升,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人口增长 模式 过渡模式的高增长阶段 过渡模式的增长下降阶段 “三低”模式 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三、人口迁移:

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 新大陆发现前 新大陆发现至二次时间 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前 15世纪末16世纪初至20特点 集中在大陆内部(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出现大规模跨洲迁移;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欧洲流向美洲;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亚洲人向国外移民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第二次世20世纪中期至劳务输出成为主流;国际难民数量多、持续时间长;优秀人才移民日益增多;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北美、西欧、大洋洲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西亚、北非石油开采,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外籍工人。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流向 原因 世界大战 世纪中期 界大战后 今 3、国内人口迁移: 阶段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特点 方式 迁移方向 人口频繁地迁移 被迫 秦汉开始: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走西口” 原因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 务工、经商、学习、培训 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有计划、有组织 从东部城市迁往西部和边疆地区;东部农村迁往东北、西北等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自发性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改革开放后(民工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尤其是农村经济落后)。

意义:民工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迁出地人才流失,迁入地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

4、美国人口流动:从东北部(冰冻地带)流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差异、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工程建设、区域开发等;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

社会文化因素:宗教、民族、家庭婚姻、求学、就业等;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要素、资源差异、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

四、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是自然资源(最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木桶效应) 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又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影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 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 源的优劣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 地域的开放程度 正相关 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可以大大提高合理人口容量 正相关 科技水平高,会扩大资源利用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合理人口容量 正相关 ①地域开放程度越高资源的互补性可以提高合理人口容量; ②封闭地域中某种资源的匮乏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③生产力越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越强,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会使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合理人口容量会降低 对人口合理容量影响 正相关 ①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②自然灾害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虑角度 层面 数量 环境承载力 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角度考虑,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生存,是一个警戒值 多 人口合理容量 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等角度确定的合理人口规模;健康的生活水平 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少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聚落: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二、城市与城市区位选择:

城市: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的开发、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旅游等。

三、城市形态:城市用地的几何形状:团块状、条带状、星状、组团状(片区状) 城市形态 地理环境 团块状城市 平原地区 条带状城市 河谷地区 片区状城市 山地、河流阻隔 形态特征 各组成部分分布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地域沿交通干线发展 城市由疏散的几片组成 四、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城市功能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中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

同的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

商业区——面积最小,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或街角路口处; 工业区——面积中等,多呈片状分布于城市外缘和主要交通线旁(如铁路、公路、河流);

住宅区——面积最大(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多呈片状。分为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组成: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如商店、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影剧院、综合商场、绿地、文体设施等);分类: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相邻或结合和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相邻或结合。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基础设施好,环境优美地区;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合理组织城市各功能区: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

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要为城市发展留有余地。

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 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和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地租越高)。各种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如图1所示: 五、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一般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城市间距离越远,其服务范围(城市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区域,包括城市

本身、附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

图1 图2 图3

六、城市化——

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A、表现:①人口的集中过程;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率——标志)上升;城镇数量

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规模的扩大。

②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③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本质。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