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题库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大学心理学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3、一般来说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 14、机械识记就是死记硬背,教学中要坚决反对。 (×) 15、学习中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

16、超额学习(过度学习)耗时较多,是一种不经济的学习方法。 (×) 17、做填空题比做选择题较容易些。 (×) 18、在比较中找共同点比找不同点容易些。 (×)

19、想象可以超越时空条件的限制,所以想象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20、积极的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动力。 (√) 21、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大部分都是再造想象。 (√) 22、口头言语受时空限制,而书面言语则不受时空的限制。 (√) 23、内部言语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凭借的主要工具。 (√) 24、书面言语通常以独白的方式进行。 (√) 25、“知之深则爱之切”。说明情感依赖于认识。 (√) 26、“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是人心境弥漫性的反映。 (√) 27、因犯错误而内疚,这是理智感的表现。 (∨) 28、早晨起来随手打开窗户,这是意志行动的表现。 (×) 29、动机愈强愈有利于解决问题。 (×) 30、知识越渊博,工作能力就越强。 (×) 31、梦是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表现。 (√) 32、顽强的毅力是在克服困难中锻炼出来的。 (√) 33、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就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 34、一个人兴趣很广泛,各种活动都喜欢,这说明其有良好的兴趣品质。 (×) 35、没有道德动机的行为,只是技能而不是品德。 (√) 36、世界上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是不会有的。 (√)

37、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角色学习是无止境的。 (√) 38、个性差异较大的人不可能形成心理相容。 (×)

39、人际吸引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心理条件,仪表风度在人际吸引中起主导作用。(×) 40、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是有害的。 (×) 41、教师对班集体中的小团体活动应该禁止和限制。 (×) 42、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 (√)

17

43、调整集体中人际关系时工作的重点对象应是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 (√) 4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的个性存在着个别差异。 (√) 45、人的第一需要是衣食住行,而文化精神需要则是无关紧要的。 (×) 46、自我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我认识。 (×) 47、一个人的同一种活动可能是由几种动机同时支配的。 (√) 48、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自我评价过低,这是造成他们落后的普遍原因。 (√) 49、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起着主导作用。 (×)

50、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 51、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早慧的儿童长大后不一定很有出息。 (√) 52、性格比气质形成的时间要早一些。 (×) 53、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 (√)

54、发现学习的效果优于接受学习,所以要提倡发现学习反对接受学习。 (×) 55、动作技能中有心智成分,心智技能中有动作成分。 (√) 56、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 (×) 57、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矫治儿童的心理障碍。 (×) 58、只要有了明确的道德认识,就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 (×) 59、学生的绘画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绘画时是不需要一般能力的。 (×) 60、气质是人的天赋特性,因而它是稳定不变的。 (×)

61、人们发现木头可在水上浮起来而制作了木船,这是思维概括性的作用。 (√) 62、性格在人的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 (√) 63、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它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消极有害的。 (×) 64、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聋哑人不会说话,因而他们没有思维活动。 (×) 65、保持是识记过的事物作为经验在头脑中原封不动的储存过程。 (×) 66、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就像镜子照东西一样。 (×) 67、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

68、大脑半球的四个叶中额叶发展最迟,但对人的心理活动作用最大。 (√) 69、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可以离开其它心理过程独立存在。 (×) 70、能力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居于核心地位。 (×) 7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由年龄决定的。 (×) 72、教室里布置得花花绿绿的儿童很喜欢,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

18

73、教师讲课的声音要戒“高八度”,以免造成学生听觉的疲劳。 (√) 74、博而不专的人难以取得重大的成就。 (√)

75、多血质的人活泼热情,粘液质的人冷漠呆板,所以多血质比粘液质好。 (×) 76、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依赖于实践,没有实践活动的人的心理就不可能发展。(√) 77、社会生活环境使遗传素质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 78、组织学生复习时,间隔分散复习比集中一次复习的效果好。 (√) 79、古代的司马光砸缸救伙伴时他的情感处于应激状态。 (√) 80、有的儿童活泼好动,有的儿童胆小孤僻,这是性格特征的表现。 (×) 81、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

82、学生的品德不良主要是由愚昧无知不懂道理造成的,因而要强调说理教育。(×) 83、道德是个体现象,品德是社会现象,道德是品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 (×) 84、儿童对别人的评价往往落后于对自己的评价。 (×)

85、从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形成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这就是技能。 (√) 86、坚强的意志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出来。 (×)

87、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说人只要有了坚强的意志就万事可成。 (×) 88、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一般是同时发生的。 (√) 89、不看钟表就能按时休息,这是知觉的理解性。 (×) 90、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 五、说明心理学原理

说明下列现象、名言、诗句中所包含所体现的心理学原理: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嗅觉的适应) 2、谈虎色变、望梅止渴、说酸止渴、 (条件反射) 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4、“万绿丛中一点红”。月明星稀、夜黑星繁。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5、“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人的情感的不同反映) 6、“窥一斑而知全豹”、尝一口饭便知一锅饭的味道。 (知觉的整体性) 7、“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 (心境的弥散性) 8、“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个性的稳定性) 9、“化悲痛为力量”、“不要义气用事”。 (意志对情感的调控) 10、“勤能补拙”。 (良好的性格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

19

1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注意的分配) 11、看云识天气、中医切脉诊病。 (思维的间接性)

12、黑白电视中红旗是灰色的但人们却认为是红色的。 (知觉的恒常性) 13、读《西游记》时头脑中出现孙悟空的形象。 (再造想象) 14、鲁迅先生写《阿Q正转》时头脑中出现阿Q的形象。 (创造想象) 15、考场上看到一道题似曾相识但却想不起来,走出考场后却想起来了。(暂时遗忘) 16、“立下愚公移山志,能破万重困难关”。 (意志行动) 17、“知之深则爱之切”。 (情感依赖于认识) 18、“情不通则理不达” (情感可以阻碍认识)

1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遗传现象) 20、“说谁行谁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期望效应) 21、“二小,二小,头上长草”。什么字?—— “蒜”字。(思维过程中的分析和综合) 22、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生理成熟的作用) 23、既想进舞蹈队,又想进篮球队,恨无分身之术。 ( 动机冲突) 2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情绪记忆) 25、欢乐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情绪引起错觉) 26、眼看手抄写,耳听脑思考。 (注意的分配) 27、暴跳如响雷,怒发冲起冠。 (激情状态)

28、鲁班被丝茅草划破了手而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 (原型启发) 29、“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灵感现象)

30“脚踏实地,志在千里”。(理想) “躺在床上,想当总统”。(空想) 31、巧妙构思,描绘蓝图。 (创造想象) 32、体会诗意,神游长城。 (再造想象) 33、昔日一观三峡景,至今历历在目中。 (形象记忆) 34、读过此书已三年,今朝复述侃侃谈。 (语词记忆) 35、想起幼年慈母情,心中温暖泪水盈。 (情绪记忆) 36、少年学武半途弃,许多招式今能仿。 (运动记忆) 37、“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认识的个性差异) 3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思维的间接性) 六、匹 配 连 线 题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