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理学的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有关心理学的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死亡凸显之前强化缓冲机制, 死亡凸显效应将不再明显(Hayes, Schimel, Arndt, & Faucher, 2010)。在三条假设的基础上, 文化世界观和自尊的死亡凸显缓冲作用得到进一步证明。

总之, TMT 研究者对死亡凸显效应从宏观层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证明了死亡凸显后心理防御机制的存在, 认为死亡意识能够引发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变化, 人们通过文化世界观和自尊等防御机制来应对存在威胁。

2 恐惧管理理论的认知模型与无情绪假设

在证明死亡凸显效应的存在后, 研究者开始关注死亡凸显如何导致心理防御机制产生的问题,转向对死亡凸显效应的微观认知过程的探索。基于大量事实和假设, 研究者建立了 TMT的认知模型--二元认知模型。 2.1 二元认知模型

在微观层面的探索中, 研究者发现以下三点事实:(1)采用死亡凸显范式后, DTA 上升有时间延迟。即让被试完成几个注意分散任务之后, 才会测量出显着且稳健的 DTA 上升; (2)采用阈下方式启动死亡思维后 DTA 立刻上升(Greenberg et al.,1994); (3) 死亡凸显后随即采用正负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Watson, Clark, & Tellegen, 1988)测量情绪, 死亡凸显组与控制组没有显着差异。因此, 人们认为,死亡凸显后, 个体会首先压抑关于死亡的思维和情绪, 将死亡思维排出意识中心。当死亡思维从意识中心淡出但仍然在阈下高度活跃时, DTA 上升, 由此引发

缓冲机制的运行, 表现为人们更多地采取防御行为。这一假设后来被 Lambert 等人命名为压抑假设(suppression hypothesis, Lambertet al., 2014)。

基于上述事实和假设, Pyszczynski, Greenberg和 Solomon(1999)提出二元认知模型(如图 1)。根据该模型, 死亡凸显后, 死亡思维进入意识中心,此时近端防卫(proximal defenses)启动, 即人们通过压抑(suppression)或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将死亡思维排出意识层面, 以避免产生焦虑。近端防卫启动之后, 死亡思维从意识中心淡出, 然而这种淡出并不是完全平息或者消失, 而是从意识层面进入了潜意识层面, 并高度活跃, 极容易被意识抓取返回意识层面, 这一过程表现为 DTA 上升。潜意识中死亡思维的活跃诱发焦虑缓冲机制的启动, 个体开始出现寻求世界观强化或增强自尊的行为, 缓冲机制的启动被称为远端防卫。远端防卫运作之后, DTA 下降, 死亡思维被平息。如果是阈下启动死亡思维或是对缓冲机制本身产生威胁, DTA 立刻上升。 2.2 无情绪假设

无情绪假设是二元认知模型中的重要假设。

基于在死亡凸显之后未测量出情绪的事实, 研究者一度认为, 在死亡凸显效应中, 情绪并不是必要的环节。Lambert 等人(2014)将前人关于死亡凸显效应中没有情绪反应的假设命名为―无情绪假设‖, 即情绪并没有在死亡凸显效应的认知过程中扮演角色。通过一些生理测量手段, 如皮肤电(Rosenblatt et al., 1989)、面部肌电描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