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4第14课《孔孟两章》(学生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中语文必修4第14课《孔孟两章》(学生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一)子 谓 子 贡 曰 女 与 回 也 孰 愈 对 曰 赐 也 何 敢 望 回 回 也 闻 一 以知 十 赐 也 闻 一 以 知 二 子 曰 弗 如 也 吾 与 女 弗 如 也 1、为短文断句。

2、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为带点的字注音

①省 ②传 4、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①谋: ②交: ③忠: ④信: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内容导读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围绕着梁惠王提出的“ ”是问题展开讨论,具体阐述了孟子施行仁政、实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时代百姓所遭遇的苦难,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全文脉络如下:

梁王问政:民不加多 提出问题

寡人之 初步回答:五十步笑百步——无望民多 分析问题 运用比喻 于国也 孟子 正:使民加多 王道之始 层层深入 议政 全面论述 王道之成 解决问题 说理透彻 王道仁政 反:批判虐政——人死“罪岁”

二、资料助读

1、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末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2、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 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b.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 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第四是语言明白晓畅,浅显自然,通俗易懂,明快畅达,精炼准确。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3、写作背景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三、重难点、导学探究

诵读课文第一、二、三和四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习题 要点一:精读课文,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 )焉耳矣( ..... )。河内( )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 )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 )以战( )喻。填然鼓( ... )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 )兵( ... )而走( )。或( )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2、判断下列虚词的用法及其意义。 (1)寡人之于国也: .

(2)则移其民于河东: .

(3)寡人之民不加多: .

(4)请以战喻: .

(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5)以五十步笑百步: .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点,请在括号内注明特殊句式的类型。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句式,有的??有的??)

译: (2)是亦走也。( )

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 )

译: 要点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1、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2、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3、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他为什么要“以战喻”?

4、“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孟子用于此,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二、第自然段重、难点导学探究

诵读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习题 要点一:精读课文,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不违( )农时( ),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 ..... )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 )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 . )之以孝悌( )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 )人食( )而不知检( ),涂( .... )有饿莩( )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 )也。’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王无罪岁,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天下之民..至焉。”

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点,请在括号内注明特殊句式的类型。 (1)树之以桑( )

译: (2)申之以孝悌之义 ( )

译: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

译:

(4)未之有也( )

译: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译: (6)非我也,岁也( )

译:

3、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树之以桑 .

(2)谨庠序之教 .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6)王无罪岁 .

(7)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要点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1、孟子认为“民之加多”,就要施仁政,行王道。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