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公开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年级数学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64 — 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和图形,通过猜、指、摸、测量等具体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计算具体图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语言归纳能力,将求取线的长度转变为求直线的长度,理解“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摸生活中物体的面的周长的,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初步对图形周长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周长、理解周长含义和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具准备:软尺、钟面、数学书、红领巾、团扇、月牙形、五角星、三角形、正方形。 学具准备:长绳、直尺、圆形、三角形、软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当小老师——导学卡资料反馈。

1、谈话:同学们,昨天你们在导学卡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了《图形的周长》内容,也许有的知识学习已独立完成,你来当小老师讲给大家听;也许还有不太理解的地方,我们大家共同研究探索好吗?

生:我来当小老师……

指名学生(课前进行初步了解,指名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 2、实物投影指名汇报,适时引导,适时的板书。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材第84 — 85页 感知周长、理解周长含义和测量周长的方法 自主学习问题 学法指导

1、回顾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边的特征: ( ) 正方形边的特征: ( ) 2、用软尺测量爸爸或妈妈的腰的长度。(取整厘米数) 可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仔细观 反馈自学内容后演示测量方法。

自主探究问题 1、 情境图中小朋友们要做一件什么事情? 方法点拨 仔细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 察测量的方法。 ( ) 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 花坛护栏安装与腰的长度的测量有什么相同的地 知道腰的长度就是要测量腰 的( )的长度; 安装护栏就是要知道花坛的( )的长度。 自主达标问题 1、描出下列图形的一周(水彩笔) 2、用小绳和直尺量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我的笑脸有几个? 方吗?

自主学习总结:我完成了( )内容的学习,( )知识已掌握,但对( )知识还不理解,课堂上将于同学老师合作交流共同解决。

(将学生正确的知识点进行主板书,有困惑的知识点进行副板书在活动二中解决)

3、演示如何测量腰的长度的方法。(重点关注一周的正确围法) 谈话:刚才同学对腰围的测量方法,正确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预设回答:

生1:应该是一圈(周)她超过一圈(周)了。 生2:她围的还差一点才到一圈(周)。 谈话:什么是一周?什么是周长呢? 预设回答:

生1:就是固定一个点绕一圈还回到这个点,这一圈就是周长。 生2:就是从起点转一圈再回到起点,就是周长。

小结:同学们归纳的非常棒,一周就是从一点起开始转一圈再回起点就是一周。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那么我们说的腰围就是( )的周长;安装护栏就是知道花坛的( )。

活动二:指一指花坛的周长。

谈话:情境图中花坛都是什么形状的?(课件呈现情境图)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扇形

谈话:同桌互相指一指每个花坛的周长。(巡视关注学生完成情况,及时评价。) 汇报反馈,指名学生实物投影指出两个图形的周长,边指边说。 课件演示周长的范围,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周(周长)的范围。 1、正好一周;2、不到一周;3、超过一周。

活动三:摸一摸生活中的周长

谈话:生活中许多物体我们可以沿着某个面的边线摸到他们的周长。 出示钟面、红领巾、团扇。 谁能来摸出这些物体的周长?

生:钟面的周长在这里;红领巾的周长在这里;团扇的周长在这里。 谈话:选择你身边的一个物体,确定一个面摸出周长,同桌互相观察判断。 预设情况:书本、铅笔盒、书桌、本子、直尺…… 课件展示图片,欣赏生活中的周长:帽子,戒指,相框

谈话: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有周长的存在,买帽子我们需要知道头围;买戒指要知道手指的周长,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周长接下来就算一算吧。

活动四:算一算图形的周长 1、基础练习 课本84页2、4、5 2、延伸练习

课本85页8、9 3、拓展练习(课件) 4、

凹 凸

两字谁的周长大?为什么?

活动五:迎接挑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你能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吗? 小组互相交流你的想法,讲给大家听。 预想回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