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学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锦瑟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一语文 ?锦瑟? 李商隐 制作人:高一语文组 2016.03.20

《锦瑟》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引导把握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重点难点】

诗歌意境与诗歌情感 一、导入 李商隐诗句 二、自学

1、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 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来又 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便去世。 其诗,或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古讽今以咏史,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2、知识积累

(1)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 ) 弦( )柱 惘( )然 马嵬( )

未卜( ) 宵柝( ) 晓筹( ) 驻( )马 (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望帝春心tuō( )杜鹃 cāng( )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wǎng( )然 (3)李商隐名句集锦:

, 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 。 , 只是近黄昏。何当共剪西窗烛, 。 3、诵读诗文自主疏通诗文大意

三、讨论:阅读《锦瑟》思考问题

1. 分析首句,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这样开头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颔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1)颈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1

高一语文 ?锦瑟? 李商隐 制作人:高一语文组 2016.03.20

(2)作者在这句话里分别把自己比喻成了什么?这句话能够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4.尾联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作者开头时的“思年华”呢?

四、展示 五、点评 六、检测 (1)本诗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 , 。 (2)《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

, 。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 。

(3)本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 。

七、反思 作者李商隐到底为何而悲呢?(诗的主旨)

八、应用 背写《锦瑟》

诗歌鉴赏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诗歌的表达技巧 附: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2: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