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题2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生物化学复习题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作为激素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D)

A AMP B GDP C dTMP D cAMP 6.DNA的二级结构是:(c)

A α-螺旋结构 B 麻花或环状结构 C 双螺旋结构 D 三叶草结构 7.能为组织细胞提供能量的核苷酸是:(A) A ATP B cAMP C cGMP D AMP 8.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是:(B)

A 糖苷键 B 磷酸二酯键 C 氢键 D 肽键 9.tRNA的二级结构为:(B)

A 发夹式结构 B 三叶草结构 C 双螺旋结构 D 片层结构 10.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D)

A 两条走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B 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

C 碱基配对的规律是T与A,G与C D 碱基对之间以共价键相连

11.DNA的溶链温度与下列个碱基对的含量成正比:(A) A C-G B A-T C G-U D A-U

12.在核酸中占9%~11%,且可用于计算核酸含量的元素是;(D) A 碳 B 氢 C 氧 D磷 D 氮 13.核酸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是:(B)

A 磷酸戊糖骨架链 B 碱基序列 C 核苷 D 脱氧核糖 E 磷酸二酯键 14.核酸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位于:(C)

A 220nm B 240 nm C 260 nm D 280 nm

第四章 维生素

1.什么是维生素?维生素有何特点?

答:是一类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少必需由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2.常见缺乏维生素的原因有哪些?

答: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很多,总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者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 2.食物在贮藏加工或烹调烘烤不当而造成维生素的破坏、损失。 3.人体吸收降低,消化系统功能发生障碍。

4.维生素生理需要量增加。以上因素都会造成维生素的缺乏。

3.简述维生素A、D的生理生化功能及缺乏症。

5

答:维生素A:包括A1和A2易氧化遇热和光更容易氧化,当A缺乏易造成人眼睛,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等黏膜上皮细胞干枯角化导致干眼病等夜盲症.

维生素D:为类固醇化合物,维生素缺乏导致机体钙磷代谢障碍. 4.说出TPP,NAD,FMN,COA-SH,FH4是那些酶的辅酶?各含什么维生素?

辅助因子的名称 所含维生素 辅酶功能 是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起递氢作用,在生物氧化中接受,释放氢原子广泛参与体内各种代谢. NAD+ +NADP 维生素PP FAD FMN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 泛酸 叶酸 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起递氢作用 是α-酮酸氧化脱羧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广泛参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及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FH4是-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协助四氢叶酸进行转甲基作用使DUMP转变成DTMP质和核酸代谢密切相关 TPP COA FH4 钴胺类 维生素B12 磷酸吡哆醛 生物素 维生素B6 是脱羧酶是δ-氨基-Y-酮戊酸合酶的辅酶,ALA是酶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 a- 生物素 b- 生物素 是体内多种羟化酶的辅基参与体内CO2固定过程与糖脂肪蛋白(ALA) 第五章 酶

一、 名词:

1.酶 :是体内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是体内主要的催化剂。

2.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或在其发挥催化作用前没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质称酶原。

3.同功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 4.活性中性: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其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但肽链经过盘绕,折叠形成空间结构后,这些必需基团可彼此靠近, 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分子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5.酶的特异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一种或一类底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生成一定的产物。

6

6.酶的抑制剂:能作用于酶并可引起酶催化反应速度降低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如药物、抗生素、毒物等。

7.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

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8.最适温度 :就是酶催化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催化活性没有达到最大值,高于最适温度时酶可能会永久性失去活性,控制反应温度维持在最适温度可以使反应速率达到最大 9.Km值: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酶所催化的底物和反应环境如温度、PH、

离子强度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米氏常数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值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

二、填空:

1.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 蛋白质 。另外,近年还发现少数的 核酸 也有催化作用,人们称之为核酶。 2.酶促反应的特点有: 高度的催化效率 、 高度特异性 、 可调节性 、 不稳定性。

3.结合酶是由 蛋白质和 非蛋白质 两部分组成。前者决定酶催化的 特异性 ,而后者决定酶催化的 辅助因子 。

4.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_结合基团_和 催化 基团。

5.酶催化效能高其机制是大幅度降低底物的分子活化能 ,使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多,而加速化学反应。

6.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是由 H亚基 和 M 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共有 5 种组成方式。LDH1主要分布在 心肌 组织,LDH5主要分布在 肝和骨骼肌 组织。

7.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底物浓度 、 酶浓度 、 PH 、 温度 、 激活剂 和 抑制剂 。 8.磺胺药的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 相似 ,可竞争性的与细菌体内 二氢叶酸 酶结合,从而抑制细菌体内 四氢叶酸 合成,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

9.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快时的温度称 最适温度 。超过这一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则会 减慢 ,这是由于酶 热变性 造成的。

10.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PH为 7.4 ;最适温度为 37℃ 。

11.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体内 胆碱脂 酶活性受抑制,使胆碱能神经末梢堆积大量的 乙酰胆碱 ,造成人体的中毒。这种类型的抑制属于 不可逆性 抑制。

12.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它能反映酶对底物催化的亲和力。Km值越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就 越小 ,Km值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就 越大。 三、简答题

1.试比较酶与一般化学催化剂有哪些异同点?

答:共同点:高度的催化率,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反应前后没有质和量的改变。

不同点:高度特异性酶的活性可调节,酶的活性不稳定

7

2.简述酶的特异性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①绝对特异性②相对特异性③立体异构特异性 3.简述结合酶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

答: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前者决定酶催化的特异性,后者决定酶催化的反应类型。 4.简述酶原的激活过程及生理意义。

答:酶原受某种因素作用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意义即可避免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有可使酶原达到特定部位或环境后发挥其催化作用。 5.简述酶催化的基本原理。从哪几个方面来解释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①酶-底物复合的形成与诱屏契合作用。②邻近效应③表面效应④多元催化作用 ⑤降低:温度 PH 浓度 抑制剂

6.竞争性抑制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它在医学上有何应用?

答:①抑制剂在化学结构上与底物相似,两者竞争于同一酶的活性中心②抑制程度取决于【I】与【S】相对比例若I>S抑制作用强反之弱③当I不变时增大S股S>I可解除抑制④Vmax不变KM增大. 四、选择题

1.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B)

A 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 必需基团均集中在活性中心内

C 抑制剂占据活性中心后酶失活 D 辅助因子常是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

2.能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维生素是:(A) A 叶酸和维生素B12 B 维生素PP和B12

C 维生素B6和泛酸 D 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3.心肌梗死发生6-8小时后,血清中:(C)

A .LDH5活性升高 B. CK1活性升高 C .CK2活性升高 D LDH1活性升高 4.FMN、FAD是黄酶的辅酶,其分子中含有可递氢的:(A) A 维生素B2 B 维生素PP C 维生素B1 D 维生素 B12

5.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PH为:(B) A 1.8 B 7.4 C 8.6 D 7.0

6.使酶完全变性失活的温度为:(D)

A 0℃ B 37℃ C 60℃ D 80℃

7.下列哪项不是酶促反应的特点:(D)

A 酶的催化效率极高 B 酶催化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C 酶有高度的敏感性 D 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8.有关酶的论述错误的是(D)

A 酶是活细胞产生 B 在体内外均起催化作用 C 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9.在酶促反应中其传递原子、电子或化学基团的是(B)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