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科学教育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5. 各年龄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比较物体明显不同点的要求应主要放在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正确答案:C

26. 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

A. 情景观察 B. 自然观察 C. 自然评价 D. 情景评价 正确答案:B

27. 维持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动力是( )。

A. 充足的物质材料 B. 自然环境 C. 心理环境

D. 良好的心理环境

正确答案:D

28. 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P133页 A. 互动性 B. 封闭性 C. 自主性 D. 开放性 正确答案:D

29. 有一个儿童,他认识了猫。有一次到了动物园以后,凡是看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为“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的“猫”的概念是()。 A. 科学概念 B. 科学经验

C. 初级科学概念 D. 想象中的概念 正确答案:C

3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P88页 A. 科学性和启蒙性 B. 广泛性和代表性 C. 地方性和季节性

D. 时代性和民族性 正确答案:A

31. 对已经获取的初步信息进行加工、获得结论的能力是( )。 A. 思考的技能 B. 概括的技能 C. 分类的技能 D. 实验的技能 正确答案:A

32. 属于“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体现的是; A. 水、阳光、空气等 B. 木、石、土等

C. 电脑、飞机、电脑、汽车等 D. 鸡、鸭、羊、狗等 正确答案:C

33. 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孔子

正确答案:B

34. 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A. 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 乌龟、金鱼、蝌蚪、蚕 C. 蛇、金鱼、泥鳅、蝌蚪 D. 乌龟、甲鱼、娇凤、蚕 正确答案:B

35. 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A.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 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正确答案:D

36. ( )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 A. 水、阳光、空气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