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技术方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技术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 ——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有关成果和审批资料。 b)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 c) 基本农田划定资料

——图件资料: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

——表册资料: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汇总表,基本农田台账等表册; ——数据库资料:基本农田数据库;

——文字资料: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文字资料。 d) 农用地分等资料

——农用地分等成果图件、数据库及相关技术报告。 e) 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

——建设项目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用地审批资料; ——涉及基本农田的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资料。 5.1.1.2 核实认定

应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建立已有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对应关系,将基本农田保护专题信息落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上,由基本农田划定部门进行核实、认定;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确定拟调出、调入的地块,并到实地勘察,应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核实拟调出、调入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现状信息。

5.1.2 划定方案的编制与论证

5.1.2.1 划定方案的编制

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由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农业部门编制。包括: a)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包括:划定方案文本及说明;拟划定的地块清单(含地块坐落、片(块)

编号、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等);涉及划定的相关图件;划定前、后的基本农田汇总表等。

b)相关附件

包括:划定地块的实地勘验报告;专家论证意见;相关部门意见;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审批资料与有关成果;跨县易地补划基本农田的,提供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其他必要附件等。

5.1.2.2 划定方案论证

对于基本农田划定方案,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征求村民意见,取得相关权益人同意,做好与相关方面的协调。经反复协调仍有异议的,提交县级人民政府审定。

5.1.3 划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照经审批通过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案,根据划定的技术方法与技术要求开展划定工作,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及时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建立、更新数据库、图件、表册等基本农田相关资料,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

5.1.4 划定成果的验收与报备

5.1.4.1 成果验收

按照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验收。 5.1.4.2 成果报备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验收合格后,由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逐级备案。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备案资料的审核和监督。

5.2工作要求

5.2.1 划定要求

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应为耕地,并满足以下要求: a) 应当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措施的耕地,正在改造或已列入改造规划的中、低产田。

——蔬菜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b) 优先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

——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周边的耕地; ——水田、水浇地等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

c) 禁止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

——地形坡度大于25度或田面坡度大于1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

——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等;

——规划期内已列入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项目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河)的耕地。

5.2.2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确定

依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分区布局,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其边界利用明显的线状地物或河川、山脊、林带等自然、人工地物界线,兼顾行政、权属界线。

5.2.3 质量评价

在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农用地分等成果,逐一落实基本农田图斑对应的质量等级信息,并作相应记录。

在划定过程中,应综合评价调出、调入基本农田的质量等级信息,调入基本农田各图斑的平均等指数应大于调出基本农田各图斑的平均等指数,确保调入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等级高于调出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等级。

平均等指数计算公式:

K1??Ki?1ni?1ni?Si?S K2?i?Kj?1nj?1nj?Sj

j?S K2≥K1

式中:K1 ——调出基本农田的平均等指数;

K2 ——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的平均等指数; Ki——第i个调出基本农田图斑的等指数; Si——第i个调出基本农田图斑的面积; Kj——第j个调入基本农田图斑的等指数; Sj——第j个调入基本农田图斑的面积。

根据平均等指数,按照农用地分等确定的等级划分标准,确定调出、调入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等级。

5.2.4 基本农田编号

基本农田按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基本农田图斑进行编号,其中: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为“12位行政村代码+4位保护片(块)号”组成,基本农田图斑编号为“16位保护片(块)编号+4位基本农田图斑号”组成。

5.2.5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

将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村组,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