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试题精练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现代史试题精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 ─ ─ ─ ─ ─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材料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 ─ ─ ─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5分 (2)材料二中的“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3分

(3)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分)(至少写出两点)

43.国别史是世界史的重要专题之一,尤其是美国的历史。了解美国、关注美国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据此,请回答:

(1)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国无疑是美国,请结合史实说明。2分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这次危机有何特点?美国是怎 样渡过这场危机?5分

(3)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有起有落,其中在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呈现稳定发展特点,概括 导致稳定发展的原因。3分 41.

(1)原因: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1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伤害了各国的民族感情;1苏联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1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1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1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1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

(3)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坚定不移地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2.(1)《四国条约》签订,拆散了英日同盟,遏制了是日本的扩张势力;《五国海军条约》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九国公约》,扩张了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任选其二即可,每点2分)(2)特点: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3;美国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或罗斯福新政)渡过这场危机。2(3)开拓世界市场;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12.“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兴办公共工程 B.发展军事工业 C.整农业生产 D.加紧殖民掠夺

14.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21.如果1946年底从中国华北出发,前往日本、苏联、美国,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A.中国:兵荒马乱、炮声隆隆 B.美国:生产井然、出口强劲 C.日本:一片废虚,人民悲观 D.苏联:政治民主,市场活跃

22.在苏联时代,常常会看到尖端武器大量出口,但人民却排队买面包的场景,就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苏联政府:

A.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B.走的是外向型经济道路 C. 片面强调重工业,轻视轻工业 D.以武器换食品

6.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7.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9.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①对付苏联威胁 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 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解释:本题关键信息“自由人”和“其它人口”。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自由人”主要指白人,“其它人口”指的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等,这样的规定显示它们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显然不是州的不平等,而是种族的不平等;故排除D项,而根据题意可明显排除A项(“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相对),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可确定正确选项为B。 另外,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宣言》的内容: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符合天赋人权的原则。故正确选项为B。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A、C两项均以偏盖全,没有反映题干中的“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这一信息,犯了反映题干信息不完整的毛病,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指令的形成是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因此也就谈不上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故排除。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B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贸易壁垒”只能减少,不可能真正消除,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能因此说是领导地位,今天处于领导地位的是美国,故排除。欧元主要是欧盟内部流通的货币,欧盟与欧盟之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对外贸易)的结算主要是用美元,所以,它的作用更突出的是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而不是欧盟对外贸易方面,故正确选项为A项。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 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3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12.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 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答案】C

23.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答案】C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 — —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材料二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试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 — — —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那一代人”所进行的“实验”是怎样实现“自由与自治”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发明与创造”?(10分)

(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

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的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

(2)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调和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创建第一个发电厂;贝尔发明电话机;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德雷克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