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第二十五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欧洲恢复凋敝的工农业境况,因为在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几年中,美国无偿赠予款项达90%之多,只有10%是作为有偿贷款。当然,美国此种做法的目的也包含在经济上加强对西欧控制。对于马歇尔计划的政治目的首要应认清它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的关注,即美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在政治上稳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秩序的基础上,美国还欲进一步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政治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战略步骤上来。这虽然使西欧各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强。此外,美国的目的更有以此计划为诱饵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的意图。这个目的虽没有实现,但却使苏联感到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地区控制的必要。

为抗衡美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采取了经济对抗措施,建立了经互会,加强彼此的经济联系,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势力。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军事表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方面的军事抗衡措施则是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依然是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对立的前提下建立的,而且更加富有军事对抗性,不惜将两大阵营的矛盾对立升级为战争状态。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一目首先概括了美、苏两极格局下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共存的状态,然后简要叙述了二战以后至六七十年代双方“冷战”对峙的主要情况。

从形成对峙冲突的地区上看,涉及到欧洲、亚洲、美洲等主要战略地区;从对峙的情况和对抗的程度上看,可以表现为政治冲突和军事冲突两种主要形式。

就对峙地区而言: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特别是处于美国对苏联进行全球性遏制的包围圈上;美洲则直接触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

欧洲地区主要简述了德国问题,体现为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墙的修建、德国的分裂。亚洲地区主要讲述了朝鲜半岛(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和越南(越南战争)两个地区的对峙与冲突。美洲地区重点讲述了美苏直接武力对抗的高潮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就对峙情况和对抗程度而言:双方在欧洲地区的对峙主要采取了政治、经济、外交手段,在亚洲的对峙则表现为从政治对峙上升到非直接性的武装较量,在美洲地区更直接发生武装对抗下的摩擦。

政治对峙主要讲述了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而导致的国家、民族分裂──在原德国领土及朝鲜半岛上分别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西德),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讲述政治对峙表现时建议教师:特别针对“冷战”对峙的重点地区──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发生的危机,利用教材提供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并补充搜集相关历史图片,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使之充分感受“冷战”带给普通百姓的国家分裂和骨肉分离的结果。

军事对抗的激化主要讲述了亚洲地区的两场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洲古巴地区的军事冲突──古巴导弹危机。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建议教师:①明晰两类不同程度的军事对抗──爆发战争和武装对抗。②在讲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问题时,可以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拓展和深化学生对本课核心──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峙的认识。教师可提出问题“我们把这两个事件称为全面‘冷战’状态下发生的局部‘热战’。为什么会出现‘热战’?这两场‘热战’为什么发生在亚洲地区?这与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又有哪些联系?”等。③关于古巴导弹危机问题,建议教师:第一,适当补充古巴导弹危机产生的背景──1959年1月,古巴革命在卡斯特罗领导下取得胜利,建立了共和国。这使美国感到严重威胁。1961年4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组织流亡分子入侵古巴,但仅48小时即告失败,而古巴也随即请求苏联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1962年8月和10月,美国的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接连拍摄到苏联修建的导弹发射场照片,于是危机发生。第二,通过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等为学生充分再现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境,以便学生充分感受危机之中核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以及危机解除的内在原因。第三,可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这次军事对抗中美、苏双方都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军事恫吓手段威慑对方;此次危机终因苏联方面战略实力逊于美国被迫撤出而告结束;在整个危机过程中,双方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都运用了大量的外交手段相互攻击,最终没有给世界带来核战争的灾难,但是却让世界经历了一次异乎寻常的核恐惧,而这正是美、苏两国带给世界和平的威胁;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既能看到大国面对重大危机时应有的冷静与审时度势,又深深感受到大国控制世界可能带来的世界局势的瞬息万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认识国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既可以利用单元引言后归纳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历程导入本课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分析、提问本课引言中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内容进行导入。(参见“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③利用导言中提到的美、苏以外的其他力量的发展(西欧、日本、中国等),请学生思考两极格局中主角与配角之间的关系存在怎样的可能性?在本课中可以开始寻找答案。

本课导入还可采用材料分析方法导入。如将美国战后经济、军事、科技强大的相关数据和美国政界、军界人士对美国必将主宰世界的言论向学生出示,请学生分析这将带来怎样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形势?

“从盟友到对手”一目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战后国际关系的巨变,以及在此基础上因社会性质、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的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为达成世界霸主目的,制定了具体的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材料分析美、苏两国战后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立基础上才可能出现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对抗措施。此外还需要通过深入分析“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内涵使学生充分理解美国对苏联采取的遏制政策和具体的对峙方式,以便更好地认识两极格局下美苏较量的整个过程和特点。

“美苏‘冷战’”一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比较便于掌握,分别是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经济和军事措施,以及苏联为此采取的一一对应措施: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此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由学生完成对双方经济、军事对抗措施的归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学思之窗”栏目精选的美苏各自阵营内部签订军事条约的内容和提出的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实质,以及这种军事对峙对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的长远影响。在教学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引入当今国际时政的热点问题──北约东扩进程以及俄罗斯对此做法的抗议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当今的矛盾纠葛来源,以及长期军事对峙导致的“冷战”思维并未因“冷战”局面的结束而消除。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一目主要使学生能够明确掌握美苏双方在全球“冷战”对峙中的典型事件,并尽可能深刻地认识其中的典型事件所产生的现实和深远影响。此目教学中涉及多个重大历史事件,需要教师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教学目标和条件、自身的学养储备,精心选择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态价值观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的历史材料,使学生认识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可能导致的大国操控下的民族国家的分裂和可能带来的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对于民族国家分裂可分析德国和朝鲜的分裂中体现出的大国政治下的残酷与无情,教学中可以补充柏林墙的拆除、朝韩离散亲人的团聚等相关资料,为学生自然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理解桥梁。对于古巴导弹危机的讲述,教师可补充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材料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苏双方在处理整个事件过程中的各种手段和由此引发的对人类和平与世界前途的思考。

教师可以在结束美苏双方“冷战”对峙情况的讲述后,可以“美、苏战后全球对峙状态面面观”为题请学生首先概括“美、苏双方在欧洲、美洲、亚洲的对峙中各表现出怎样的状态?这些不同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提问和分析中,请教师结合教材正文的最后一段内容及“探究学习总结”中“学习延伸”栏目提供的材料,做如下把握:

从政治对峙到军事较量,美、苏在全球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在其争夺重点、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美国的家门口,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使核战争几近爆发,但仍然停止在战争边缘。在解决上述危机时,双方虽都采用了相当程度的军事恐吓和威慑手段,但更多是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思想文化渗透、舆论攻击等各种手段处理问题。只有在远东地区,两种势力集团之间才有了真正的军事交锋,大打出手,特别是美国一方表现出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直接出兵对苏联一方的势力开战,从而使两种势力集团达到局部地区的热战状态。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总体上是从“冷战”出发的,局部地区的热战不是美国对苏联的直接军事进攻,而是对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成员的军事侵略行为,并未形成与苏联的直接对抗。因此,并未造成美苏对峙下的新的世界大战。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关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讲述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和数据:

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25%。到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比重也只有26%,而美国达44.7%。

──数据来源: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