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生没有对知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没有教给学生提问的法,学生又怎么会问呢?二是来自学生面的问题。学生学习能力差,对知识掌握不好,没有能力提出问题。 (四)针对原因,研究相应的策略。

1、总结出创设问题情境的三种法 2.培养探究兴趣,让学生爱学乐问 3.教会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善问 (五)把握小组合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时机 第三阶段:总结课题鉴定(2012、2—2012、4)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研究,问题式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初步形成了“问题式教学”的基本流程

通过研究,课题组初步形成了“情景设置→合作探究→交流总结→迁移应用→构建体系”的课堂教学流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强化了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

课题组教师整理自己非常成功的案例,并把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分别在《少年素质教育报》发表。 四、 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问题意识”

我们通过以下表格进行前后对比(高一学生未进行文理分科,实验班级是1、19、25、31班;高二学生进行文理分科,实验班级是文科19—22班)

高一学生 高二文科

通过对比发现:对地理感兴趣、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提问的人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问题式地理教学让学生有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使学生有成就感,加之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就有提问的冲劲,这有助于学生在发言中锻炼自己,在讨论中脱颖而出。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学生提高了有效提取信息、自主构筑与整合知识网络的能力;思维变得敏捷,对教材的理解加深了。

专业资料

对地理感兴趣的人数百分比 12% 70% 课堂积极回答问19% 66% 课堂主动提问9% 46% 题的人数百分比 的人数百分比 .

(二)初步形成了“问题式教学”的基本流程

通过研究,课题组初步形成了“情景设置→合作探究→交流总结→迁移应用→构建体系”的课堂教学流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强化了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下:

师生合作探究 以教师设问为主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以学生质疑为主

互相讨论 合作探究 生生合作探究 交流总结 解决问题 迁移应用 构建体系 1、情景设置:

选取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通过设置情景,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当学生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的时候,创设一定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合作探究:

学生由于知识、经验、能力及思维式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

专业资料

.

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提出来,并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则抓住这种差异,挑起“矛盾”,进行适时的点拨或进行变式训练,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问题的兴致,让学生擦亮思想的“花火”,从而使学生关注知识的注意事项和理解不全面的地,从而有效地掌握新知。

3、交流总结:

通过前面的合作探究,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小组推选发言人,在班交流总结。教师进行适时点评,多加鼓励,规思路。 4、迁移应用:

学生在充分交流总结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教师在精选典型例题讲解后,设置一定的变式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点拨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构建体系:

体系是本堂课的总结,但由学生在小组先行自主构建,再在班级中进行交流,教师点拨指正。

(三)总结出创设问题情境的三种法

1.关联法

灵活机动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见景生情、触物生思、生发积极性的问题情境。 如: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课题组课前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家里种果树,学生对莱阳梨更为熟悉,因此通过查找资料,换成莱阳梨的案例并配上图片,设计了如下问题

1、莱阳梨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莱阳梨的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减轻梨树“倒春寒”的措施有哪些?

4、虽然莱阳梨品质不错,但在外地冒牌莱阳梨低价攻势和同行间相互压价的情况下,梨农收益并不高,如提高收益请为梨农支招等。

学生兴趣很高,一改往日教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学习局面,表现非常踊跃。 结合课堂教学,郭爱萍老师加以总结,撰写论文《利用乡土地理优化地理课堂》,已在《少年素质教育报》第6期发表。 2.质疑法

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参与,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教师巧妙地设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专业资料

.

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如针对青藏高原海拔高,距离太阳近,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应该高,由此我们设计了“为什么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呢?”等问题。柳兴华老师着眼于高中地理课堂问题式探究教学法的“问题的设计”,从信度、参与度、深度、广度和精度这五个面,提出了“提高高中地理课堂中问题式探究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该论文在《少年素质教育报》第6期发表。 3.整合法

现代社会离不开地理,地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我们从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如关于沙尘暴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赤潮咸潮问题等,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此外,我们通过设计相关情境,播放文字资料、图片图表、影视录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论证,激发学习兴趣。

艳丽老师联系实际教学,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积累经验撰写了论文《地理兴趣培养刍议》,在《少年素质教育报》第6期发表。

(四)探索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要营造“敢问”的氛围,激发学生热情

教学实践证明,自由、宽松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爱提问的原因大致来自两个面:一是自身心理因素,如自己胆小,不敢或不愿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是学生只知道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不会发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必须营造的氛围,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积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热爱、尊重学生;其次,善用采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鼓励学生提问。同学们

自然会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当学生充分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再作适当的评价。

尉风芬老师通过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将该经验撰写成论文《地理课堂如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少年素质教育报》第6期发表。

由于课前鼓动学生提问的工作比较到位,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提些问题,不懂的问题还展开讨论,有的下课后还继续与老师一起共同探究,这种情形一度蔚然成风。具体统计如下:

表二:学生会主动提问题的人数对照表(单位:人)

班级 21班 专业资料

人数 40 前测 10 中测 16 后测 2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